由老子到孫子


    《老子》一書,原著不過五千言,可以說,幾乎是一字就涵蓋一個觀念的好文
章,一句就涵蓋有三玄三要的妙義。它告訴了我們許多法則。幾千年來,大家都在
研究老子,而有研究著作流傳下來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數十家之多,如果搜羅
廣泛一點,也許可達到百家以上;其文字也達到了數百萬字,好像一直研究不完,
解釋不盡;而各人的說法,又各不相同,似乎有了「各家老子」或「老學的各家」。
例如:某某研究老子的著作,便成了「某老子」;某某解釋老子的著作,又成為
「某家老子」;某某詮釋了一番,又成為「老子某詮」。各說雜陳,見解不一,讀
來似有治絲益棼之感。
    近代以來,許多外國人,包括近如日本、韓國,遠如歐、美,乃至於大洋洲的
人,亦都喜歡研究起老子來了。他們都翹起大拇指說:「中國的《老子》很好。」
問他們好在哪裡,也自有一番說辭,或不免拾人牙慧,道前人之所道。但畢竟能重
視而稱譽我們的文化,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欣喜的;同時亦是值得我們反省的,
那些一味崇洋媚外,忘記乃至排斥自己文化的人,更應該為之赧顏的。
    老子被譽為道家的宗師,道教的教主。道家為中國文化主流之一,人們每提及
道家,則必說到老子,但多半亦僅僅說到老子而已,最多並稱「老莊」。其實,道
家的「巨擘」,不止這一二人,嘗與朋友說笑:道家有三代人物,老子、兒子——
倪子、孫子。當然,這只是說笑,他們並沒有血緣的祖孫父子關係。
    不過孫子——春秋時齊國人孫武,他的軍事哲學思想,正是由道家思想而來,
所著《兵法》十三篇,處處表現了道家的哲學,曾經幫助吳王闔閭,擊破強楚,而
稱霸諸侯,充分顯示了道家思想在事功上的偉大;而所著的十三篇中的軍事哲學思
想,可以說超越了時空,直到幾千年後的現代,人類已登上月球,武器已發展到太
空,到生化戰,而仍離不開他的軍事哲學的範圍。
    倪子,本姓倪,而倪字原有兒子的含義。一說倪子就是計然子,究竟確否?後
世很難考證。但可以確定的,計然子實有其人。又有說他是范蠡的老師。范蠡助越
王勾踐復國,所用就是道家的學說,而且勾踐復國以後,論功行賞,他自然可以獲
得高官厚爵,可是他並不在乎富貴,帶了西施,一葉扁舟,飄然於太湖之上。這正
是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風范。所以老子、兒子、孫子三代的笑
話,盡管是游戲之言,也非憑空虛構。事實上,如果把老子、倪子、孫子三人的著
作、思想研究得透徹清楚了,差不多對中國文化中「治道」的精要,已可掌握在自
己的手中,這是值得注意的。

                           內用黃老  外示儒術

    中國文化歷史,在秦漢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籠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
唐、宋以後,換了一家,成為儒、釋、道三家,這三家又籠罩著中國文化思想,一
直到中華民國立國初期。迨發生了「五四運動」,當時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國
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陣漣漪,一度有所變化,又影響了幾十年。
    對這三家,我經常比喻: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
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糧食;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
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
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
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這譬喻是有其理由的。
    細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會發現一個秘密。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
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自
漢、唐開始,接下來宋、元、明、清的創建時期,都是如此。內在真正實際的領導
思想,是黃(黃帝)、老(老子)之學,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
面所標榜的,即在宣傳教育上所表示的,則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但是這只
是口號,只是招牌而已,亦可以旁借「掛羊頭賣狗肉」的市井俚語來勉強比擬,意
思就是,講的是一套,做的又另外是一套。

                               黃老的內涵

    那麼所謂黃老之學的道家學術,它的內容又如何?當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
是老子,他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時代,又尊稱它為《道德經》)一書,最能
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統,有最具體的敘述。而闡揚、詮解老子最清楚正確的,發
揚道家思想最透徹的,則是莊子。莊周所著《莊子》一書,唐玄宗時代又尊稱它為
《南華經》。其中所論辯的道理,在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等各方面,都可致
用,它對歷史人物的建功立業乃至對個人修養——修道、養氣,以及立身、處世等
等,都有大用處。
    這不只是指《莊子》的內七篇而已,事實上,幾千年來,歷代所偷偷運用莊子
的學術,都取《外篇》和《雜篇》中的精華。因此,真正把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發
揮得光輝燦爛的,亦就是道家的老莊之學,尤其是《莊子》的《外篇》與《雜篇》
部分最多,這是研究老子之前,也必須了解的一項事實。
    現代人對道家的觀念,是漢、唐以後的人所持的觀念。在秦漢以前,現在所謂
的「道家」與孔孟之學的所謂「儒家」,原本沒有分開的,統統是一個「道」字,
而這一個「道」字,代表了中國的宗教觀,也代表了中國的哲學——包括人生哲學、
政治哲學、軍事哲學、經濟哲學,乃至一切種種哲學,都涵在此一「道」字中。
    清代乾隆年間,主編《四庫全書》的著名學者紀曉嵐曾經說過:「世間的道理
與事情,都在古人的書中說盡,現在如再著述,仍超不過古人的範圍,又何必再多
著述。」這的確是一則名言。試看今日世界各國學者關於思想學術方面的著作,無
不拾古人之牙慧,甚至,強調來說,無不是中國古人已經說過的話。所以紀曉嵐一
生之中,從不著書,只是編書——整理前人的典籍,將中國文化作系統的分類,以
便於後來的學者們學習,他自己的著作只有《閱微草堂筆記》一冊而已。
    就因為他倚此一態度而為學,自然地讀書非常多,了解得亦較他人深刻而正確,
他對道家的學術,就下了八個字的評語:「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意思是說,道
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整個文化。「廣博」是包羅眾多,「精微」
是精細到極點,微妙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但是,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畫符念咒、吞刀吐火之術,都變成了道家的文化,
更且陰陽、風水、看相、算命、醫藥、武功等等,幾乎無一不包括在內,都屬於道
家的學術,所以雖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也因之產生了流弊。

                             撥亂反正的趣談

    《老子》這本只有五千字的書,從文字表面上看來,似乎很容易讀懂,如果也
用「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的眼光去讀,那就夠我們去探討,去闡述了。
    也有人說,提到我們的歷史文化,所謂魏晉南北朝這一階段,正是《易經》、
《老子》、《莊子》「三玄」之學最流行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是
一個變動不安、非常混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最衰敗的兩百多年。可是在哲學
思想方面,由於知識分子的高談闊論,也提升到極點,於是有人說,「三玄」之學,
是衰亂之書,因為每到一個衰亂的時代,「三玄」之學就會特別受人歡迎。這是在
動亂不安中,人們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從這方面,找到一條出路。他們更進一
步回過來說,目前這個世紀中,這三樣東西,很受歡迎,可見這個時代,當然的是
衰亂的時代。
    其實,並不一定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凡是對任何一樣東西,立場不同,觀點就
兩樣。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異。我們看中國歷史,漢、唐、宋、元、
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出來用世。而且在中國歷史文化
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反正」的
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過,他們有他們的一貫作風——「功成,名遂,身退,天
之道也。」幫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業上,幫助別人發財,當上了
老板,然後自己飄然而去。如商湯時的伊尹、傅說,周朝開國時的姜太公,春秋戰
國時期的范蠡,漢朝開國時的張良、陳平,三國時的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
公與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張良則差一點,最後
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於諸葛亮,他的立身處事,完全是儒家的態度,「鞠
躬盡瘁,死而後已」,恰如其分。
    次如唐代的魏徵,明代的劉伯溫,清朝的範文程等等,還有許多不可知、不可
數的道家人物。
    數十年前,國內流行一股研究明史的風氣,其實研究斷代史,以明史最難研究,
如果以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為研究對象的中心,那就要注意一般編史書的人不大采
用、而是朱元璋親自寫的幾篇文章,的確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在這幾篇文章中指
出,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幾個道人。實際上,他們都是表面上裝瘋賣傻的道家
人物。其中一個是周顛,江西建昌人,人們只知道他姓周,不知道他的名字,因常
在市街上瘋瘋癲癲,便叫他周顛,實際是一位學道家神仙之道的人物。朱元璋曾多
次試驗他,一次把他放在蒸籠裡,再罩上一口大缸,用熱水蒸了半天,朱元璋認為
該已經蒸熟了,移缸揭開蒸籠觀察,不料他竟在裡面作蒸汽浴,和現在流行的三溫
暖或土耳其浴一樣,滿身大汗,對朱元璋說:「你好!你的事業可以完成了。好舒
服啊!」朱元璋對他無可奈何。但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難,他都會出現,助一臂之力。
像打陳友諒的時候,他也跟著一路去,朱元璋心想,這瘋子出現就會遇上麻煩,這
次去打陳友諒,本來是一場艱苦而危險的戰爭,他又來了,可真討厭,於是想把周
顛沉到江裡去。朱元璋帶兵到了南昌,他還是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果然,在戰場上
千鈞一髮之際,他又幫了朱元璋的大忙。
    這些人物,因為太神話化了,而編寫正史的,多為儒家人物,由於他們的傳統
觀念,對於這許多史實,都不收羅進去。事實上,朱元璋本人的著作中,所描寫的
這類史料很多,這裡只是舉一個例子而已。

                            太上老君與李老子

    現在再循歷史時代回溯上去。例如最著名的漢朝的「文景之治」,漢文帝與景
帝父子相繼,為漢朝鼎盛的尖峰時期;唐朝的「貞觀之治」,乃至於唐玄宗——白
居易《長恨歌》中所描寫的夜半與楊貴妃竊竊私語,發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
願為連理枝」的唐明皇,他們年輕時代,初期開創基業所用的都是道家學術——也
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而漢、唐這兩個時代,亦就是整個歷史上,算來是
最可觀的時代。
    由此可以證明,道家學術在「撥亂反正」的機運上,具有最重要的價值,我們
不能不知。
    再看近代的史實,清軍入關,統治了當時擁有四億人口的中華民族,成立大清
帝國。所用的方略,領導政治的最高哲學思想,就是《老子》的學術,他所用的兵
法也不講究《孫子》,也不用其他兵書,就乾脆研究《三國演義》。
    研究《老子》的學術,用之於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社會等等方面;尤其
與開國創業時期的關係,就要把康熙以來歷朝事物,研究得清楚,那大概可以知道
老莊哲學的運用了。
    清康熙在十二歲的幼年,就登位當皇帝了。當時中國的版圖,實際上並沒有完
全受他統治,外面有四個強有力的藩鎮、諸侯,內有掌握了大權的權臣,他的帝位
還在搖搖欲墜。可是他在以後的幾年中,能夠把內在的障礙排除,外在的勢力削平,
進一步,奠定大清二百餘年的基礎。由於他六十餘年的努力,打好了升平治世的根
基,這都不是偶然得來的。可以說有清一代的成就,上比漢、唐兩朝更興隆,更鼎
盛。
    回顧歷史的陳跡,展望未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動亂的時代,大概不會再延
續太久了,照歷史法則的推演,應該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後,我們的民族氣運與
國運,正好開始回轉走向康熙、乾隆那樣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續兩三百年之久,希
望現代青年,好好把握這個機會,那麼,就更要懂老子的思想學說。
    現代一般人對《老子》一書,名之為《道德經》或《老子道德經》,因為這部
書,前面部分論「道」,後半部談「德」,所以又有此別名,而且遠自漢、唐,就
有此分法。據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七○八年)易州龍興觀建立的《道德經碑》,
內容即是《老子》這部書,碑的正面刻的是《道經》三十七章,背面刻的《德經》
四十四章。另外在《弘明集》所載牟子《理惑論》中,有「所理正於三十七條,兼
法老氏道經三十七篇」的話,而單子為漢代人。由此可知,遠在漢代,已有人將
《老子》一書分作道、德二經了。不過以《道德經》三字統稱《老子》一書的,可
能自沿用唐代開始的習慣。
    這些屬於考據上的事情,暫不去深究。
    在唐朝更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從這故事中,更可看到人性的另一面。
    英明如唐太宗,他當皇帝以後,因為自己的姓氏——「李」的來由,在傳說中
非常稀奇古怪。照古老神話的傳說,李姓的第一代始祖就是老子,遠在堯舜時代的
人,因為在李樹下出生,所以就姓李。更傳說他母親懷胎了八十一年之久,因此生
下來時,鬚髮皆白,立刻就成為太上老君,這是關於老子誕生和姓氏來源的傳說。
    唐太宗之姓李的來由,研究起中國姓氏源流和宗族淵源來,又有各種說法。可
是他當了皇帝以後,一定要把家族祖先的血統追溯得更光輝一些。正如世界上任何
民族,如果在人群社會中有了事功上的成就,一定要找根,而且一定要使那根整飾、
塑造得光輝一點。這是人性必然的道理。同樣地,唐太宗也要找根,也要找一個光
輝的根。追溯歷史,李姓人物,以老子最好,在學術上的成就很了不起,所以他設
法說成是老子的後代。但是老子只是在學說上有成就,還要把他再捧高一點,後來
李唐子孫便把他捧為教主,變成「太上老君」,封為道教的教主。道教實際上也成
為唐朝正式的國教,只是當時沒有「國教」的名稱,而事實上唐朝歷代的帝王、皇
後、嬪妃都要像佛教的受戒一樣,去受符菉。如唐玄宗、楊貴妃這些人,都曾受符
菉。
    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有同樣的想法,而他選擇了朱熹,所以大捧朱熹。
本來,他想把祖宗和朱熹扯上關係,可是自己畢竟是一代帝王,這種事不能太過分
勉強。只有像張獻忠這樣的人,在到處流竄為害時,一天打到張飛廟,問得廟中供
奉的神像是張飛,於是一時興起,居然懂得姓氏宗族的人倫道理,要到廟裡祭拜,
下令部下作祭文。可是那些被脅在帳下的窮酸文人作的祭文,引經據典,他自己看
不懂,大為不滿,一連殺了幾個文人,最後還是自己動手寫道:「你姓張,咱老子
也姓張,咱倆連宗吧!」就這樣連起宗來了,成為千秋的笑柄。
    可是,朱元璋打算把朱熹拉進自己祖先行列的時候,有一天碰到一個理發的也
姓朱,就問理髮匠是不是朱熹的後代,這理髮匠說:「我不是朱的後代,朱熹絕對
不是我的祖先。」朱元璋說:「朱熹是前輩大學問家,你就認了吧!」理髮匠說:
「絕對不是。」這一來,朱元璋「攀親」的思想發生了動搖,他轉念之下,覺得一
個平民中的理髮匠,尚且不肯亂認祖宗,而自己當了皇帝,又何必認朱熹為祖先,
因為打消了原有的念頭。可是對於朱熹,還是極力地捧起來。例如,在明朝應試求
功名,非讀朱熹註解的「四書」不可,後來演變到清朝,承襲明代故事,便以朱注
「四書」為考試制度中評判高下、決定取捨的標準本。

                          漢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寶

    老子《道德經》,自唐代開始,加上由皇帝的提倡,因此更被重視,而流行,
而風行,而盛行。但《道德經》的「道」與「德」二字的正確含義是什麼?等討論
到原文時再申述。
    現在來看一個歷史故事,以了解黃老之學在中國歷史上所以佔有重要地位的原
因,使研究黃老的人,掌握到研究的正確方向,然後,再由黃老之學的應用方面,
進入到形而上的個人自己修養的「養生之道」,以及與孔孟學說的匯流。
    道家在中國歷史上,最初發生最大影響的,是在漢朝漢高祖劉邦的創業之初,
所用建立功業最大的人才,便是張良、陳平這些人,而他們都是學道家的人物。
    在歷史上標榜漢初的盛世「文景之治」,漢文與漢景父子兩代的思想領導,都
是用「黃老」的道家學說。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和母教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漢文帝
與漢景帝的母親,都喜歡研究《老子》,而受其影響很大。在如此的家庭教育和時
代潮流中,在周圍環境的巨大影響下,政治哲學的最高領導學說,表現得最深刻的
便是漢文帝。
    大漢一代的開基皇帝高祖劉邦,在位不過幾年就死了,政權則落到他妻子呂雉
的手中,天下最誘惑人的權勢,極少有人擺脫得開,因此呂後便想因勢乘便,要把
帝位轉給娘家的人。但是,當年跟劉邦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們,袍澤情深,都不
以為然,所以等呂後一死,便起來削清呂家的權力。在這一段時間中,政治、經濟、
社會等等,都非常混亂。
    呂家的權力雖然削平,大臣們就要找出劉邦的兒子來接皇帝位,可是劉邦的兒
子已被呂後殺得差不多了,只有一個小兒子劉恆,被分封在西北邊塞為代王,毗鄰
匈奴——內蒙的荒漠貧瘠地帶。因為他母親薄氏,喜歡走道家「清淨無為」的路線,
近似現代只敲敲木魚、念念佛的人,防意如城,無慾無爭,呂後沒有把她放在眼裡,
才保全了性命。這時大臣們商議,就找到了這位遠在邊塞、性情樸實、清心寡慾、
守道尚德的代王,把他迎請到首都長安來,繼承漢祚,他便是後來的漢文帝。
    研究這段歷史,在黃老之學方面的運用,是很有意思的。
    劉恆,頂了一個代王的頭銜,被冷落在邊塞,突然傳說長安有人來,請他回中
央當皇帝,真是福從天降,人世間沒有更好的事了。可是,他知道這個消息後,就
去請示母親,該不該應邀。這時劉恆的兩個重要幹部,一個是郎中令——相近現代
的秘書長——張武,一個是中尉——類似現代的參謀長——宋昌。張武認為,此時
正是中央政府最混亂的時候,而且朝中的一班大臣,都是跟劉邦一起打天下的人物,
是劉恆的父執輩,很難駕御,所以不能去,必須打聽清楚。而宋昌則反對此說,他
分析情勢,認為可以去。他說,自秦始皇暴虐以來,天下大亂,各地英雄紛起抗暴,
而最後統一天下的,是你的父親劉邦。天下的老百姓都認為天下是你劉家的,雖然
有呂後這一次奪權,但為時很短,天下人心仍然歸劉。現在大臣們把政權動亂的局
面安定下來以後,如果不是看清楚民心歸趨所在,也不會到遙遠的邊塞來迎請你回
去當皇帝。既然天下歸心,那麼大勢已在掌握,為什麼不去?兩人的意見恰恰相反,
很難下一決定,最後請示母親時,這位深通《老子》的老太太,運用了無為之道、
用而不用的原理說:「先派舅舅薄昭到長安去看看吧!」意思是先派一位大使前往
觀察一下形勢,收集些情報資料。這位大使舅爺自長安回來,報告情況說,可以去
接位,於是劉恆才帶領張武、宋昌等一些幹部,前往長安,准備承接皇位。
    這時劉恆的身份,還是代王,不算是皇帝,不過是劉邦幾個兒子中的一個,連
太子的名分也很勉強,最多只能說他同等於一位太子而已。在另一方面,這時漢朝
中央政府的權力,實際上早已掌握在周勃一人手中。當劉恆從邊塞來到了首都長安
城外的渭橋地方,周勃早率領了文武百官,跪下來接駕,劉恆也立即跪下來還禮。
這就是劉恆之成為漢文帝,他深知此時的局勢非常微妙,進退應對之間很難處理,
何況自己還沒有即位,所以立即下跪回拜,這也就是老子的精神——「謙德」。
《老子》中說:「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老子的三件法
寶。漢文帝的一生,就實踐了老子這三件法寶。
    可是在劉恆左右的張武和宋昌,也是了不起的重要幹部,都曾深習黃老之學。
在渭橋行過禮後,周勃向劉恆說:「代王!我和你退一步,單獨說幾句話。」這時
宋昌就出來說:「不可以。請問周相公,你要向代王報告的,是公事?還是私事?
如果是私話,則今日無私。如果是公事,則請你當眾說,何必退一步說?」宋昌確
實是一位好參謀長,這也是老子之道無私的反面運用。
    周勃被他說得沒辦法,就說:「沒有別的,只是公事。」宋昌說:「什麼事?」
周勃說:「是皇帝的玉璽在此,特別送上。」於是將玉璽送給代王。劉恆接過玉璽,
照常情,他就是皇帝了,他卻說:「這不可以,今天我初到,還不了解情形,天下
之事,不一定由我來當皇帝,可以當皇帝的人很多,我現只是先代為把玉璽保管起
來,過些時日再說。」這就是黃老之道的「用而不用」,要而不要了。謙虛是謙虛,
該要的還是要。
    他收下玉璽以後,還是沒有立刻即皇帝位,住在賓館九個月,沒有辦事,等一
切都觀察清楚了,才宣佈即位當皇帝,這時年紀還很輕,政事還是很難為。第一,
他的同宗兄弟中,還有年紀比他大的,還有一些遠房伯伯叔叔的孩子,亦算是劉家
的宗室。第二,以前曾跟劉邦一同起來創業、掌有兵權的老將軍們,分在四面八方,
人數很多。內在的政治基礎不夠穩固,外面的實力空虛,自己手上沒有一個兵,只
是手裡拿到一顆玉石刻的大印,能印得了什麼?
    可是他考察了九個月以後,發現最難對付的,是長江以南的地方勢力,包括了
緣湘、贛五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乃至雲南、貴州等地,其中的南越王趙佗,
在呂後亂政的時候,他聽說在故鄉的兄弟被誅,祖墳被挖,對漢朝非常怨恨。呂後
死後,他見漢朝中央主政無人,便自稱皇帝,而且興兵到湖南長沙的邊境,准備向
北進攻。
    趙佗原來是河北人,是與漢高祖同時起來,反抗暴秦的英雄好漢之一,秦始皇
被打垮以後,他未能在北方發展,就到南方在廣東當縣尉令,任上縣令死時,把縣
政交給了他,他便自稱南越王。那時五嶺以南地區,尚未開發,為邊遠的蠻荒煙瘴
之地,漢高祖亦奈何他不得,派了一位亦道亦儒的能員陸賈當大使,乾脆承認了南
越王的地位。後來因為呂後對不起他,所以在呂後死後,他也自認為有資格即皇帝
位,窺伺漢室。

                             半壁江山一紙書

    像這樣一個局面,該怎麼辦呢?如果說出兵與趙佗一戰,這一主戰思想,將使
問題更見嚴重,決策不能稍有疏失,內戰結果,勝敗不可知,天下屬於誰家,就很
難說了!因此只有另作他圖,漢文帝有鑒於此,所以他在就皇帝職位後,除了修明
內政以外,便只有用黃老之道了。
    在歷史的記載上,有關漢文帝處理這個大難題的有兩封信,其中一封是漢文帝
給趙佗的,一封是趙佗答覆漢文帝的,這樣兩封往來的信件,消弭一場大戰於無形,
亦拯救了無數生靈。
    當然,事情並不如此簡單,漢文帝在寫這封信之外,還有內政上的措施,軍事
上的部署等等,並且遴選了一位老謀深算的特使,便是趙佗的老朋友陸賈。各方面
都有了妥善的安排,擺好了一個有利的形勢,增加了這封信的力量,於是收到宏大
的預期效果。
    從這兩封信上,我們不難窺見黃、老之道的精神與內涵。現在,我們先在這裡
介紹兩信的原文,然後再作一概略的分析。

                              漢文帝賜南越王趙佗書
        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棄外奉北藩於代,
    道裡遼遠,壅蔽樸愚,未嘗致書。高皇帝棄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後自
    臨事,不幸有疾,日進不衰,以故諄乎治。諸呂為變故亂法,不能獨制,
    乃取他姓子為孝惠皇帝嗣。賴宗廟之靈,功臣之力,誅之已畢。朕以王侯
    吏不釋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
        乃者聞王遺將軍隆慮侯書,求親昆弟,請罷長沙兩將軍。朕以王書,
    罷將軍博陽侯;親昆在真定者,已遣人存問,修治先人家。
        前日聞王發兵於邊,為寇災不止。當其時,長沙苦之,南郡尤甚。雖
    王之國,庸獨利乎?必多殺士卒,傷良將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
    之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問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長沙土地。朕不
    能擅變焉。吏曰:得王之土,不足以為大;得王之財,不足以為富;服領
    以南,王自治之。雖然,王之號為帝。兩帝並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
    是爭也。爭而不讓,仁者不為也。願與王分棄前患,終今以來,通使如故。
        故使賈,諭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為寇災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
    十衣,遺王,願王聽樂娛憂,存問鄰國。
                              南越王趙佗上漢文帝書
        蠻夷大長老臣佗,昧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
    賜臣倫璽,以為南越王,孝惠皇帝義不忍絕,所賜老夫者甚厚。
        高後用事,別異蠻夷,出令曰:毋與越金鐵、田器、馬牛羊。老夫僻
    處,馬牛羊齒日長,自己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凡三輩上書謝過,終不反。
    又風聞父母墳墓已壞削,兄弟宗族已誅論。吏相與議曰:今內不得振於漢,
    外亡以自高異。故更號為帝,自帝其國,非有害天下也。高皇帝聞之大怒,
    削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竊疑長沙王讒臣,故發兵以代其邊。
        老夫處越四十九年,今抱孫焉。然夙興夜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者,
    以不得事漢也。今陛下幸哀憐,復故號,通使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號
    不敢為帝矣。

    現在,且分析一下這兩封信。
    漢文帝給南越王趙佗的這封信,用文學的眼光,從文字上看它的寫作技巧,可
以判斷,也許不是出於秘書長這一類的人物所寫,而是由漢文帝自己動手寫的親筆
信,這也就表示了出於他的誠懇。
    再仔細研究它的文字:從「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不得不立,今即
位。」這一段,一開頭「甚苦心勞意」這一句,就是帶刺的,他向南越王問候說:
「你用心良苦,太辛苦了。」又說他自己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我父親劉邦——
漢高祖小太太的兒子,素來被人家看不起,送到北方的邊塞,路途遙遠,交通更不
方便,「壅蔽樸愚」,那時知識不夠又愚蠢,所以很抱歉,平常沒有寫信向你問候。
就這樣一句話,把趙佗籠絡住了。假定寫成現代白話信,就是說:「趙伯伯,你好,
你很辛苦哦!很傷腦筋吧?我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他們硬要叫我坐上這個位子當
皇帝,弄得我不能不當,現在我已經即位了。以前很少向你送禮,現在寄一隻火腿,
專程叫一個人代表我去看看你。」這樣一個大意。
    再看他第二和第三段,從「乃者聞王遺將軍隆慮侯書……朕不忍為也」這兩段
的主旨。
    他先說:我現在當了皇帝,知道你曾經給隆慮侯將軍寫過一封信,因為你與先
父一起革命而離開家鄉的,如今你不知道留在北方故鄉家屬以及同宗兄弟們的情形,
所以寫信給他,為你聯絡,並且希望中央政府,把湖南長沙方面的兩位邊防司令,
給予免職的處分。隆慮侯將軍已向我報告了你的來信,我已經准許了你的要求,調
動了你所要求撤換兩位將軍中的一位,你在北方的家屬和同宗兄弟,我也已經派兵
保護得好好的,並且派人修過了你祖先的墳墓。
    這一小段話,表面上看來,是一番溫語,誠懇的安撫。實際上也等於說:「你
不要亂動;否則,我可以把你的家人族眾都滅絕了,連你的祖墳也挖了。」先來一
個下馬威。這些話雖然沒有明白寫出來,而字裡行間,隱然可見,趙佗是感受得到
的。
    然後又曉以利害,在第三段說,你發兵於邊,為寇災不止,南方邊界上長沙一
帶的人,被你擾得痛苦極了,就是在東南一帶,你的心腹之地如廣東、廣西等地的
百姓,可不也因你發動戰爭而痛苦極了嗎?戰爭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結果只是
「多殺土卒,傷良將吏」,一個戰役下來,損失許多你自己多方培養而成的優良軍
事幹部,兵員的死亡,更不計其數。於是許多人,丈夫死了,太太守寡;父親死了,
孩子成孤兒;兒子死了,父母無依成獨夫。最後可能你的國土也完了,像這樣悲慘
殘酷的事,在我則是不忍心去做的。
    第四段,他更進一步,借「吏曰」的話,就自己的利害立場,表達了自己的寬
宏大度,而且在無責備的言語中,責備了趙佗的擅自稱帝與不仁。因此說,我本來
要整理內政,將邊界上與你犬牙相錯的領土,重新勘定規劃,我問管內政的大臣,
他們報告說,高祖在位時,就分封了湖南以南的土地,歸你管理。這是老太爺留下
來的制度,不能隨便變更。依據他們的意見,中國本來是我劉家的,縱然把你現在
所管理的土地歸並過來,在我也並沒有增加多少,因此,這湘、贛以南的地區,我
還是要委託你去統治。不過你也自稱皇帝,使一個國家有兩個元首,是你有意造反
嘛!這就不對了。你只曉得講斗爭,誰又不懂斗爭呢?你卻不懂「仁而謙讓」的更
高政治哲學。希望你放棄過去的意見,好好聽中央的指揮,從今天起,恢復以前的
政治關係,治理好你的地區。
    漢文帝亦很會用人,他所派送這封信的大使,選擇了陸賈,這位老先生是漢高
祖以來專門作特使的人,而且每次都能完成任務,第一次說服趙佗的就是他。漢文
帝因此在信上最後說:我叫你的老朋友陸賈轉達我的意思,希望你立刻接受,不要
造反。另外送給你在中原最貴重的禮物,願意你「聽樂娛憂,存問鄰國」這八個字
的結語,在作文的文法上,正和開始的「甚苦心勞意」五個字,遙遙相應,首尾相
接,妙到毫巔。而其內容含意,更見深厚,就是說:你也年紀大了,不要野心勃勃,
想當什麼皇帝。年紀大的人,每天玩玩,聽聽音樂,喝喝咖啡,或者打太極拳,游
山玩水,下盤棋乃至打八圈衛生麻將也無妨,再不然去鄰國訪問,做些睦鄰工作也
好,這樣安安分分多好,大可不必自尋煩惱啦!
    綜讀全文,真是好厲害的一封信,字字謙和,可字字鋒利如刃。南越王趙佗讀
了,自然心裡有他的盤算:如今劉邦有了一位如此厲害的小兒子即位,自己萬萬不
如他,看來這天下不可能屬於自己的,只有趕快見風轉舵,退步,撤兵。
    趙佗比漢文帝大幾十歲,已經自稱皇帝。這一來又自己取消了皇帝的名號,回
一封信給漢文帝,可也是用的道家手段,試看趙佗回信的原文就知道。
    他一開始,就對於漢文帝自稱只是劉邦側室所生小兒子、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謙
辭,說道:「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蠻子裡的一個頭目,而且是一個年紀大
了的糟老頭子,我該死,對不起你,向你再拜叩。不是我造反,而是你的那位大媽
——呂後,如何如何不對,才逼我做的。」
    看這趙佗,好伶俐的口齒,這麼輕輕一撥,把一件誅滅九族的叛逆彌天大罪,
推到一個已死的老太婆身上,而且這個老太婆,亦是漢文帝心目中深惡痛絕的人,
趙佗所說的也是事實。
    接著他說:「老夫處越四十九年」,暗示我是與你父親劉邦同時起來革命的人,
現在統治兩廣四十九年了,「今抱孫焉」,我孫子都很大了。可是,我這大把年紀,
還要訓練部隊,准備作戰,「夙興夜寐」,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實在太辛苦
了,這都是你大媽做的那些事情,使我沒有辦法報效中央,不得已才如此做的,並
不是我想造反。現在你大皇帝如此之好,又憐憫我這老人,送了這許多珍貴的東西,
恢復我的王位,這樣我就放心了,相信死了以後,也不會被挫骨揚灰,我當然聽話,
絕不自稱皇帝。
    就這樣往來的兩封信,消弭了一場可怕的大戰,這就是黃老之道。所以深懂得
黃老之道的人,其運用之妙,能兵不血刃而使天下太平。
    實際上,趙佗行文到中央時,絕對不稱王,只稱老夫是「蠻子的頭目」,在他
自己的領域內,還是當他的皇帝,自稱不誤。漢文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睜只眼,
閉只眼,大家過得去,就暫時算了。因為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左右的戰亂結果,
全國民窮財盡,不但是財富光了,人才也沒有了,這時最重要的,是培養國家的元
氣。但這不是短時間可以辦到的,所以對趙佗在南方的閉關自守,暫不過問。
    此後,沒有幾年,北方的匈奴作亂,漢文帝也是寫了一封比給趙佗還更簡短的
信,只對匈奴的領袖說了幾句話,就把一場戰爭化解了。所以,從漢文帝在位的二
十三年,他兒子景帝——劉啟在位十六年,一直到他孫子武帝——劉徹初期的一共
五六十年間,國家民族安定,成就了漢代輝煌的文化,奠定了漢朝四百年政權的深
厚基礎。
    漢文帝個人的道德修養,當然是學老子,行黃老之道。例如:他即皇帝位後,
所穿的一件袍子,一直穿了二十年,補了又補,就沒有換一件新的,這不是矯揉造
作,完全出於道德修養,老子「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三寶之一的奉行。
然後,又盡量減輕刑罰,更改法律與社會制度,財經上減輕稅賦,種種改變,寬大
到極點。歷史的記載,漢文帝當了二十幾年皇帝,監獄中幾乎沒有犯人,這是著名
的「文景之治」的景象。

                                老子吃癟

    當然,歷史上運用道家思想,以撥亂反正的,不止是漢文帝這一幕,在其他朝
代也非常多,這是有關經國大勢的作為。
    在個人修養方面,運用黃老之道立身處世,有一個大原則,就是:「功成,名
遂,身退,天之道也。」從這裡又要想起道家的另一個大原則,但這另一原則,如
果講起理論來,或者作一學術性的文字報告,那就太多了,不是這裡所能盡述的,
現在只好舉出一個人的故事來作說明。
    前面曾經說過,老子的著作只有五千字,而後世研究老子的著作,可能有幾千
萬字,倘使老子今日猶在,看了這些後輩們洋洋灑灑的大作,說不定他老人家一生
下地來就白了的鬍鬚,要笑得變黑了。當然包括現在我的《他說》。
    唐朝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嚴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
老子的手打老子的嘴巴。他用二十八個字批判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道德經》中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像我現在又講說關於
老子的書,不必問,也知道是絕對沒有學問、沒有智慧的亂吹。「言者不如知者默」
這話意是老子自己說的,白居易說,老子既然如此說,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
可是他為什麼自己還是寫了那麼多個字呢?世界上打老子耳光打得最好的,是白居
易這首詩,縱然老子當時尚在,親耳親見,也只當充耳不聞,哈哈一笑,無所反駁
了。
    白居易的一生,學問好,名氣大,官位亦很高,留名後世,沒有人能夠和他比
的,而他常想從政治舞台上退出來,悠遊林下,不像蘇東坡,曾經吃了很多苦。白
居易享了一輩子福,臨老還享福,就因為他學道,這從他一首讀《老子》後的七律
可以知道。原詩是:
        吉凶禍福有來由,但要深知不要憂;
        只見火光燒潤屋,不聞風浪覆虛舟。
        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
        雖異地瓜誰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他說,人生的遭遇,成功與失敗,吉凶禍福,都有它的原因,真有智慧的人,
要知道它的原因,不需要煩惱,不需要憂愁。
    項聯兩句,引用了莊子「覆虛舟」的典故,他說,我們只看到世上富貴人家多
財潤飾華麗的房屋,仍會被大火燒毀。卻從未見到空船在水上被風浪吞沒的,裝了
東西的船,遇到風浪才會沉沒,而且裝得愈重,沉沒的危險愈大。虛舟本來就是空
的,縱會翻覆,亦仍浮在水面,這是說人的修養,應該無所求,無所得,愈空虛愈
好。孟子說:「富潤屋,德潤身。」
    腹聯兩句更指出,人世間「名」與「利」兩件事不宜貪求以免招災禍。可是現
代青年,都在那裡拓展自己的「知名度」。要知道,「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亦
說:「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氣。仔細研究起來,不管任何一種
名,如果太高了,不符實際,對於此人的人生與福祉,就會發生非常大的障礙,如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就是這個道理。
    再如,大家都知道漢高祖名字叫劉邦,而著名的漢代「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叫
劉恆,漢景帝叫劉啟,知道的人就少了。可見「名」也者,也只是一時的空事而已。
    說到利,最具代表性,普遍為人所求的,當然是錢,人人都想發財,錢愈多愈
好。除非在生命垂危時,寧可減少自己的財富,以挽救生命使之延續,可是當生命
救回來了,壽命可以延長了,卻又會貪財捨命,所謂「人為財死」。白居易說「利
是身災」。人的錢多了,煩惱更大,錢與煩惱,如形之與影,且大小成正比。清代
的有名學者趙翼詩說:「美人絕色原妖物,亂世多財是禍胎。」他所指的「美人」
不一定指女性,世間也有美男子。古人又說:「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這些都是有了很多的錢後,在生活上所表現出來的形態。有錢的人家,全家都吃得
飽,穿得暖,錦衣玉食;可是,旁邊就有千戶人家,歪著眼睛在看你,眼神中包含
了羨慕、嫉妒、怨尤、鄙夷,乃至於憤恨,這是人類的習性。猶記得幾十年前,汽
車剛傳入中國不久,在泥路上疾馳,坐車的人頗為得意,可是弄得路上塵土飛揚,
雨天更是泥漿四濺,靠近的行人被濺得滿身污泥。這一來連在旁看見的人,都側目
而視,心裡則詛咒著最髒、最惡毒的話。
    所以,白居易這首詩的結尾語說:「雖異匏瓜誰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世
界上誰不好名貪利?佛教勸人們絕對放棄名利,這是做不到的。老子就不然,他只
是教人「少私寡慾」,少一點就好了。所以白居易說,名利像匏一樣,實在好吃,
叫人絕對不要吃是做不到的,但是吃了以後,很有可能會拉肚子的。深懂了黃老之
道,那就是「大都食足早宜休」,不要吃得過分了,這就是老子之道在個人修養上
的基本原則。
    要研究老子之道的這一原則,最好先讀莊子的《天下篇》和《讓王篇》。
    老莊之道,起用時,是帝王的最大亦最佳的權謀。莊子在《應帝王篇》上說:
「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一個有了道的人,對於帝王領導術,帝王謀略學,那
在他不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而已。換言之,一個學道的人,如果只是求為帝王
師,志在懂得帝王謀略,那是下等的。
    他又在《讓王篇》中說:「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這
就是老莊之道的人生大原則。懂了老莊之道的人,就知道富貴是舒服的事,但因而
得意,就會是短命的事,太得意了,則縮短壽命,比流行性感冒更厲害,簡直無藥
可救。所以處富貴中時,不以養而傷害自己。相反地,在貧賤之間,「不以利累形」。
人在貧賤中,就要為生活而賺錢,可也不能過分的貪求,所謂「人為財死」,過分
的貪求,過分的勞累,同樣地會損害身體的健康,而危及生命。
    這是老莊的基本原則,先要了解這項基本原則,才可能深入地研究老莊之道。

                             曾國藩與屠羊說

    在這裡,可作一個小段落,下一小結論。
    我國自唐、宋以後,以儒、釋、道三家的哲學,作為文化的主流。在這三家中,
佛家是偏重於出世的,雖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張入世,普救眾生,但出家學道、
修道的人,本身還是偏重於出世。而且佛家的學問,從心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
道;儒家的學問,又以孔孟之學為其歸趨,則是偏重於入世的,像《大學》、《中
庸》。亦有一部分儒家思想,從倫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道,但是到底是偏重入
世;道家的學問,老莊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
所欲。像一個人,跨了門檻站在那裡,一隻腳在門裡,一隻腳在門外,讓人去猜他
將入或將出,而別人也永遠沒有辦法去猜,所以道家的學問,是出世的,亦是入世
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個人的養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了解這些精神以後,欲懂得老莊的運用之道,在「用」上發揮老莊的哲學,那
必須先讀莊子的《天下篇》和《讓王篇》。且舉歷史上一個人物的行徑來說明,也
許比理論上的闡述,讓大家體會得更深切。
    清代的中興名臣曾國藩,大家都知道,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不必多介
紹他的身世功業了。後世的人,說他建功立業,一共有十三套本領,但是其中有十
一套大的謀略之學,都未曾流傳下來,只留了兩套本領給後世的人。其中一套,是
著了一部《冰鑒》,把相人之術——這是他老師教給他的——傳給後世的人。自他
以後,有許多政治的、軍事的乃至經濟等方面的領導人,運用他這部《冰鑒》所述
的相人術選才用人,的確收到了一些效果。
    另一套本領,就是他的日記和家書。或者說:曾國藩的日記和家書,不外乎告
訴家人,怎樣弄好雞窩,怎樣整理菜園,表示很快要回家種田等等,這些瑣碎小事,
老農老圃也懂,算得什麼大本領,值得留傳給後人?
    這只是一種皮毛的膚淺看法而已。如果進一步去分析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當時
所建的功業,所處的環境,時代的政治背景,歷史的軌跡,就可以了解到曾國藩絮
絮於這些瑣碎細事,實際上正深厚地運用了老莊之道。
    曾國藩兄弟,經過了九年的艱苦戰爭,終於將曾經占領了半壁江山、搖撼京師、
幾乎取得政權的太平天國打垮了,他們所建立的「功績」是滿清入關以來,前所未
有的,到達了「功高震主」的程度。
    「功高震主」的情況,可能有許多人體會不到,試以創辦一家公司為比喻。一
位公司老板,找到了一位很能干的幹部,由於這位幹部精明能干,而且很努力,於
是因其良好的功勞業績,由一名小小的業務員,逐步上升,而股長,而主任,而經
理,一直升到總經理。到了這個階段,公司的一切業務,許多事情,他比老板還更
了解更熟練,同下面的人緣又好極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老板的就會擔起心
來。這就「功高震主」了,地位就危險了。在政治上,一個功高震主的大臣,危險
與榮譽是成正比的,獲得的榮耀勳獎愈多,危險也愈大。不但隨時有失去權勢財富
的可能,甚至生命也往往旦夕不保。
    清朝以特務手段駕馭大臣和各級官吏,雍正皇帝是用得最著名而收效的,雍正
以後的清朝帝王,均未放棄這一手法。慈禧太后以一女人而專政,就用得更多更厲
害,所以曾國藩的日記與家書,寫這些個雞欄、菜圃小事,與其說是給家人子弟看,
不如說是給慈禧太后看,期在無形中消除老板的疑心,表示自己不過是一個求田問
捨的鄉巴佬,以保全首領而已。
    再從曾國藩給他弟弟曾國荃的一首詩中,也可很明顯地看到他深切的了解老莊
思想,靈活運用老莊之道。這首詩說:
        左列鐘銘右謗書,人問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詩中「屠羊說」的典故,就出在莊子的《讓王篇》。屠羊說,本來是楚昭王時,
市井中一個賣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說,事實上是一位隱士。「說」是古字,
古音通悅字。當時,因為伍員為了報殺父兄之仇,幫助吳國攻打楚國,楚國敗亡,
昭王逃難出奔到隨國。屠羊說便跟著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許多問題,乃
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幫忙解決,功勞很大。後來楚國復國,昭王派大臣去問
屠羊說希望做什麼官。屠羊說答覆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國,我也跟著失去了賣羊
肉的攤位,現在楚王恢復了國土,我也恢復了我的羊肉攤,這樣便等於恢復了我固
有的爵祿,還要什麼賞賜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於是屠羊說更進一步
說:這次楚國失敗,不是我的過錯,所以我沒有請罪殺了我;現在復國了,也不是
我的功勞,所以也不能領賞。
    他這話是多少帶刺的,弦外之音就是說,你當國王失敗了,才弄得逃亡。現在
你把國家救回來了,也是你的努力和福氣。所以楚昭王從大臣那裡聽到他這樣的話,
知道這個擺羊肉攤子的,並不是普通人物,於是叫大臣召他來見面。不料屠羊說更
乖巧,他回答說:依照我們楚國的政治體制,一定要有很大的功勞,受過重賞的人,
才可以面對面見到國王。現在我屠羊說,在文的方面,沒有保存國家的知識學問,
在武的方面,也沒有和敵人拚死一戰的勇氣。當吳國的軍隊打進我們首都來的時候,
我只因為怕死,而急急慌慌逃走,並不是為了效忠而跟隨國王一路逃的,現在國王
要召見我,是一件違背政體的事,我不願意天下人來譏笑楚國沒有法制。
    楚昭王聽了這番理論,更覺得這個羊肉攤子老板非等閒之輩,於是派了一位更
高級的大臣,官司馬,名子綦——相近於現代的國防部長,吩咐子綦說,這個羊肉
攤的老板,雖然沒有什麼地位,可是他所說的道理非常高明,現在由你去請他來,
說我要請他做國家的三公高位。想想看,由一位全國的三軍統帥出面來請,這中間
有些什麼意味。可是屠羊說還是不吃這一套,他說我知道三公的地位,比我一個羊
肉攤老板不知要高貴多少倍,這個位置上的薪水,萬鐘之祿,恐怕我賣一輩子羊肉
也賺不了那麼多。可是,我怎麼可以因為自己貪圖高官厚祿,而使我的君主得一個
濫行獎賞的惡名呢?我還是不能夠這樣做的,請你把我的羊肉攤子還給我吧!
    當然事實上,楚昭王能復國,許多主意並非都是由這位羊肉攤老板提出來的。
後來他再三再四地不肯作官,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莊精神,
正是最有學問的人。

                             王陽明與曾國藩

    曾國藩寫這首詩,引用屠羊說的典故,是對他的弟弟曾國荃下警告。他知道,
這時的客觀環境,對他的危險性非常大。不但上面那位老太太——慈禧太后,非常
厲害,難侍候之至,自己不能不居高思危。而外面議論他,批評他,講他壞話的人
也很多。尤其是曾國荃打進南京的時候,太平天國的王宮裡面,有許多金銀財寶,
都被曾國荃搬走了。這件事,連曾國藩的同鄉至交好友王湘綺,亦大為不滿,在寫
《湘軍志》時,固然有許多贊揚,但是把曾氏兄弟以及湘軍的壞處,也寫進去了。
這時曾國藩兄弟也很難過。曾國荃的修養,到底不如哥哥,還有一些重要幹部,對
於外來的批評,都受不了,向曾國藩進言,何不推翻清朝,進兵到北京,把天下拿
過來,更曾有人把這意見寫字條提出。曾國藩看了,對那人說:「你太辛苦了,疲
累了,先去睡一下。」打發那人走了,將字條吞到肚中,連撕碎丟入字紙簍都不敢,
以期保全自己的性命。
    同時,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兵,也已經變成驕兵悍將。打下太平天國以後,個個
都有功勞,都有得意自滿的心理,很容易驕橫,所以又教他的學生李鴻章,趕快訓
練淮軍,來接他的手,沖淡湘軍的自滿驕橫。
    事實上,如果曾國荃與湘軍一衝動,半個中國已經是他的,似乎進一步就可以
把大好河山拿下來。但真的拿不拿得下來呢?亦自有拿不下來的道理。我們現在來
仔細研究當時的情況,的確有拿不下來的理由。到底還是曾國藩了不起,寧可不做
這件事,所以寫了這樣一首詩,要曾國荃「低頭一拜屠羊說」。他說:盡管左面掛
滿了中央政府——朝廷的褒獎狀,可是要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不必因此自滿
自傲,右邊放了毀謗、詆咒我們的文件,這也同樣沒有什麼了不起,不必生氣,
「人間到處有乘除」,人世間本來就如天秤一樣,這頭高了那頭低,這頭低了那頭
高,不必想不開。「低頭一拜屠羊說」,只要效法屠羊說的精神與做法,學習這位
世上第一高人,那麼「萬事浮雲過太虛」。榮譽也好,毀謗也好,都不過是碧天之
上的一片浮雲,一忽兒就要被風吹散,成為過去,澄湛的碧天,依然還是澄清湛藍
的。
    在近代史上,明朝平宸濠之亂的王陽明,清朝打敗太平天國的曾國藩,都是精
通老莊之學,擅用老莊之學,但都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作風,如果硬把他
們打入儒家,認為他們只知道在那裡講講理學,打打坐而已,這種看法,不是欺人,
便是自欺,否則,便真的要「悔讀南華莊子文」了!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頁,先懂了這一史實的道理以後,再來研究《老子》,
就更容易了解到《老子》哲學思想,在用的方面——大而用之於天下國家的大事,
小而用之於個人立身處世之道,乃至於由平日的為人,進一步升華到形而上修養之
道了。

                              陰柔不是陰謀

    現代學術界,研究《老子》的趨向,歸納起來,大概可分為三個路線:
    第一類:純粹走哲學思想的研究路線。作這方向研究的人,各有各的心得,各
有自己的見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學來批評《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來與《老子》
比較。這是學術性的一類。
    第二類:就是把《老子》,單純地歸到個人修養,做工夫,所謂修神仙的丹道
上去。這一類自幾千年前,直到現在,自成一個系統。
    第三類:是把《老子》歸到謀略學的主流,而且習慣上,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觀念:認為老子的謀略學是陰謀,是陰謀之術。於是,一說到老莊,就聯想到謀略;
一說到謀略,就聯想到老子學說是很陰險的學問,是搞陰謀的。
    這種觀念,錯誤得很嚴重。
    老子是主張用陰、用柔。但是,不要忘記,他和我們固有的文化,遠古的源流
——陰陽五行與《易經》諸子等系統,是同一個來源的。陰與陽,是一體的兩面,
只是在用上有正面與反面的不同而已,無論用陰用陽,都要活用。換言之,要用活
的,不用死的。所謂用陰柔,即不用剛強,不是勉強而為。一件事物的成就,是順
勢而來的。因此亦可以說,他是用順道,不是用相反的逆道。過去以文字表達意義
的方法,常用「陰」字來表達「順道」,例如《周易》的「坤」卦,代表「陰」的
「順道」。因此後世的人,誤以為老莊的陰柔之學,就是陰謀之學;學老莊的人,
用老莊之學的人都是陰謀家。
    從歷史上看,大家都熟悉的漢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陳平,他幫助劉邦,
奠定漢朝四百年基業,漢高祖劉邦有六次關係到成敗的決策,都是采用陳平的主意
而獲致成功的。但是歷史記載,陳平自己說:「我多陰謀,道家之所禁,其無後乎?」
足見道家是最忌諱陰謀的。因此,他斷定自己將沒有後代,至少後代的富貴不會久,
後來果然如此,據漢代史書記載,陳平的後人,到他孫子這一代,所謂功名富貴,
一切而斬,就此斷了,後來他的曾孫陳掌,以衛氏親貴戚,要求續封而不可得。
    從此一史實可以說明,道家並不專主陰謀,誤會道家是陰謀家,尤其是誤會老
莊思想是陰謀之學,是一種最大的錯誤觀念。這是今日研究老莊,必先了解的。

                             老子還他老樣子

    《老子》一書的章節劃分,各章的句法排列,每句的句讀,是千古以來被人懷
疑的問題,而且很難下一個確切不移的答案。因為秦漢以前的書籍,到秦漢以後,
都重新整理過。秦漢以前,紙、墨、筆、硯還未流行,當時的書籍,連牛皮、羊皮
寫字也沒有,更談不上線裝書,大多數都是刻在竹片上的所謂「竹簡」,放置時,
東一堆,西一堆,很不方便。如果因為搬動、毀壞等等事件,後來加以整理,就難
免章節上的前後倒置,文字上的訛誤遺漏,希望整理得和原來一樣,絲毫不變,實
在相當困難,而且年代久遠,難於考證。不過,這本《老子》,已經整理得很好了,
並且已經流傳了好幾干年,現在若再整理,移動章節,不但困難,亦徒然增加研究
者的困擾。試觀現在大家通用的《老子》,它每一章節,都銜接得很緊湊,都能貫
串起來,中間並沒有鬆弛或斷裂之處,第二章就是第一章的申述,第三章又緊接著
第二章的後面繼續發揮。如是一章接著一章地連續下去,內容上脈絡分明,氣勢上
綿延不輟。
    對全書,始作一整體分類,前面七、八章,由形而上的道體,談到人事與物理
的現象與必定的法則。使我們知道如何做事、處世,如何在人世間作一輩子的人,
在物理世界的自處之道。最後告訴我們如何修道——修道是後世的觀念,老子的本
意,是使我們的人生,自然與天然法則相吻合。這是《老子》一書的體系。

                             老子五千文過關

    研究老子寫這本書的動機。前面曾介紹白居易那首幽默老子的詩,說老子主張
大智慧的不說話,不寫文章。可是他自己寫了五千字,究竟老子是愚笨,還是有智
慧?這首詩讀來真是耐人尋味,不禁發會心之微笑。
    另一方面,在歷史文獻資料上有關老子的記載說,《老子》這本書,是被逼寫
出來的。
    說到這裡,有一段可敘的插曲。
    自古以來,有一個關於老子的問題:他晚年究竟到哪裡去了?不知道。他死在
哪裡?不知道。在歷史文獻的資料上,只說他西度流沙,過了新疆以北,一直過了
沙漠,到西域去了。究竟是往中東或者到印度去了?不知道。在他離開中國時,有
沒有領到關牒——相當於現在的護照和出入境證,也不知道。
    但是,歷史上提到一個人物——關吏尹喜,大概像現在機場、碼頭海關的聯檢
處長,知道這位過關老人是修道之士。據《神仙傳》上記載:有一天,這位函谷關
的守關官員,早晨起來望氣——中國古代有一種望氣之學——他看到紫氣東來,有
一股紫色的氣氛,從東方的中國本土,向西部邊疆而來,因此斷定,這天必定有聖
人過關。心下打定主意,非向他求道不可。
    果然,一位鬚髮皆白的老頭子,騎了一條青牛,慢慢地踱到函谷關來了。關員
向他索取關碟,他卻拿不出來,這一下,可正給了關吏一個機會,他本色當行地說:
沒有關碟,依法是不能過關的。不過嘛,你一定要過關,也可以設法通融,你可也
得懂規矩。所謂「規矩」就是陋規,送賄賂。這時,老子似乎連買馬的錢都沒有,
哪兒湊得出「規矩」。好在這位關吏,對於老子的規矩,志不在錢,所以對他說:
「只要你傳道給我。」老子沒法,只好認了,於是被逼寫了這部五千字的《道德經》,
然後才得出關去。
    老子以變相紅包,留下了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終。而他的這部著作,流
傳下來,到了唐代,道家鼎盛起來,道教變成國教。這時,道教的人,要抗拒佛教,
就有一個進土,也是五代時的宰相,名叫杜光庭的,依據佛經的義理,寫了很多道
經。有一說,後世對於沒有事實根據而胡湊的著作,叫作「杜撰」,即由此而來。
其中有一部叫作《老子化胡經》,說老子到了印度以後,搖身一變,成了釋迦牟尼。
在佛教中,也有些偽經,說中國孔子是文殊菩薩搖身一變而成。宗教方面,這些扯
來扯去,有趣的無稽之談,古往今來,不可勝數。
    關於老子本身的這些說法,不管最後的結論如何,但有一事實,他的生死是
「不知所終」,查不出結果的。倘使根據《神仙傳》上古神話來說,那麼,老子的
壽命就更長到不死的境地了!
    那些神仙故事,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他的這部著作,則確實是被徒弟所逼,一
定要得到他的道,因此只好留下這部著作來。尹喜得到老子的傳授,亦即得到了這
五千字的《道德經》以後,自己果然也成道了。因此,連官也不要做,或者連移交
也沒有辦,就掛冠而去,也不知所終。
    道教就是這樣傳說,由老子傳給關尹子,繼續往下傳,更是壺子、列子、莊子。
一路傳下去,到了唐朝,便搖身一變而成為國教,而《老子》一書,也成了道教的
三經之首。道教三經,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經典,包括:由《老子》改稱的《道德經》,
《莊子》改稱的《南華經》與《列子》改稱的《沖虛經》。
    最近,有些上古的東西出土,如帛書《老子》等等。由這些文獻資料中,更顯
示了老子學說思想的體系,是繼承了殷商以上的文化系統,亦證明了古人所說的話
沒有撒謊,是真實的。
 
    ------------------
  亦凡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