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假使科學不普及,世界會成什麼樣子呢?人類到現在還將處在蒙昧的狀態。前些年林彪、「四人幫」瘋狂摧殘科學,扼殺科普事業,就是為了推行蒙昧主義,妄圖借神聖的光圈去掩飾他們建立封建法西斯專政的陰謀,用迷信愚弄群眾,宰割萬民。 神權是皇權的支柱,而生產力低下和愚昧無知是產生迷信和偶像的土壤。科學的出現,推動了生產的發展,揭露了迷信,動搖了專制的統治,但這只是在它為人民群眾所普遍掌握時,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力量。普及科學知識的意義,就是應該擺到這樣的高度來認識。經歷了林彪、「四人幫」所造成的一場浩劫,大家對於這一點看得比較清楚了。 普及科學知識,有多種途徑,從幼兒園到中學的教學,就是在普及最基本的科學知識;通過報紙、刊物、書籍、圖片、電影、電視和幻燈等形式介紹科學知識,影響更為廣泛。不僅青少年需要從課外閱讀中得到大量科學營養,各行各業的人員,包括專家,直至家庭婦女,都需要經常從科普作品中獲取知識,以適應現代化日新月異的要求。一本比較好的科普讀物,常常是印行幾十萬、上百萬冊,仍然供不應求,在群眾中的影響,遠遠超過專門著作。當然兩者性質不同,不能簡單地以此相較,但至少可以從這些科普作品不脛而走的盛況看出,科普創作確為時代所需要。 現在,科普創作的重要性,應該說已逐漸為社會所認識了,但是科普創作需要進行艱苦的創造性的勞動,則未必都為人所知,因而時至今日,還有這樣的誤解,以為科普不過是把現成的東西灌輸給讀者,做起來容易,特別是認為給少年兒童閱讀的科普作品,更無需多高的知識水平,稱之為「小兒科」,似乎是輕而易舉。這影響到一些人仍視科普創作為低一等的勞動,據說科學研究才是具有創造性的,高人一等。 且不要說從政治上看,勞動不應有高下之分,用「小兒科」做貶詞,不倫不類;從勞動的艱辛複雜程度來看,科普創作也不亞於科研,只不過是各有特點。不錯,科普作品中,許多時候是在介紹現成的知識,但不能認為這裡面就沒有創造。如何使學習者從不知到知,最有效地掌握知識,這裡面大有學問。比如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的教學活動,實際主要也是在傳授現成的知識,但要教好就不容易。最近許多地方評定獎勵了一批特級教師,就是承認在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教學中也存在著創造性的勞動。大學教授未必能教好小學生,只能承認各有所長,都應受到社會的尊重。 科普與教學都有傳授知識的作用,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科普的對象廣泛,它所介紹的知識往往還是艱深的專門知識,而且不像教科書被規定為必讀,它只有靠自身符合讀者的需要,被讀者所喜愛,才得以存在和流傳。這就要求科普作者能夠把複雜艱深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准確無誤地介紹出來,而且還要做到趣味盎然,引人入勝,使讀者思想上得到啟發,藝術上得到享受。當然,我們的科普作品並不是都達到了這樣的水平,但這只能說明還需要我們在科普創作上狠下功夫,而不能成為科普創作無足輕重的理由。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沒有進行過科普創作,也不知其難也。 科普與科研,相輔相成,各有千秋,都是具有創造性的工作。許多時候,科普是在科研的基礎上再創造,把科研的新成果推廣到群眾中去,使科學與社會結合,進一步得到發展。 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是科學上的一大進展,他的友人赫胥黎普及進化論之功也不可磨滅。達爾文學說傳入我國,就是從翻譯赫胥黎所著《天演論》開始的,在當時這就是一本科普讀物譯本。出版後,風行一時,從1905年到1927年間,僅商務印書館就印了24版,影響了一代人。 又如地質學中「火成論」的提出者、「均變論」的先導郝登,當他的論文在英國皇家學會宣讀時,並未受到注意,更不為社會所知。據歷史記載:「郝登對於著作,素非所長,故其內容之佈置與敘述,均不足引起讀者興味,幸有知友柏勒弗亞(數學家)與之相處甚久,熟曉其所持之地質學見解,故在郝登死後之第五年(1802年)乃著有《郝氏地球論之說明》一書。全書敘述之簡明,文章之美妙,均為後之讀者所稱許。」1正是經過這樣的普及,郝登的正確觀點才逐漸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 1 葉良輔:《地質學小史》。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但是任何一項科研新成果如果不普及,都將難以得到社會包括本行業的了解,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不能有利於生產也不能利於科學的發展。 科普也可以跑到科研前面,探索未來,宣傳科學中先進的萌芽。在科學史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時候是科普給科研提出了新問題,開闢了新途徑。其著名者如月球探險、海底潛航、地熱開發、環境保護……都是先有普及,產生社會影響,方推動了這些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像儒勒•凡爾納的許多科學幻想小說,經過了一個世紀左右,至今仍對我們很有啟發。1962年在美國出版的科普讀物《寂靜的春天》,形象而尖銳地提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受到污染惡化的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從此環境科學受到了普遍的重視。所以正如茅以升同志在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上所說:「科研與科普可以互相促進,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 科普創作不僅對發展科學是不可缺少的,還給文學藝術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隨著現代化的程度愈來愈高,科學日益廣泛地進入人們的生活,這種作用正愈來愈顯著。科普創作不僅推進科學的發展,還推動著文藝的創新。 科普創作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以下諸方面。 1.專門知識的通俗化 如何把專門的科學知識,用群眾可以理解的語言文字或者圖像,准確無誤地表現出來,即大眾化、通俗化,是科普創作所必須具備的一個特點。這個「化」的過程,就是個創造的過程。 有人以為,通俗化不過是把科學中一般人不懂的名詞、術語、概念、行話,「翻譯」成通俗的語言就行了,其實不是這樣簡單。 科學是客觀世界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是真理,本來應該是明確而樸素的。但是,由於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並不是簡單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經歷著由淺入深,從片面到全面的曲折的過程,我們的頭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不一定都正確,而且有許多東西我們至今尚未認識。現有的專門著作,記錄了這些複雜的認識,因而常常夾有許多不必要的內容和不正確的成分,特別是在有些情況下,科學的規律為蕪雜的材料所淹沒,樸素的真理被生造的名詞術語打扮得神秘艱深,使人望而生畏,勉強灌輸也很難掌握。正如秦牧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所說:「舊中國的自然科學教學大抵是枯燥無味和缺乏體系的,這使得許多後來不從事理、工、醫學的人,大抵把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拋之九霄雲外。」現在重新學習,他建議:「首先要讀一下優秀的通俗自然科學的著作。」1 1 秦牧;「文學藝術與自然科學」,《藝海拾貝》。 好的科普作品,不是簡單地對專門知識進行「翻譯」,而是應當做到吃透科學原理,掌握充分的材料,抓住事物的本質,融會貫通地、最精練地介紹群眾所需要的科學知識,摘掉蒙在科學上的神秘的面紗和臃腫的外衣,使它返璞歸真,回到人民中間。這個創作過程也是一個研究和創造的過程。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不僅要求對這個題材的科學原理吃透,而且應對有關各種材料、各種觀點和這個問題的研究歷史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分析比較,鑒別選擇,把握正確的本質的認識,才能得心應手、通俗流暢而又准確無誤地對科學原理進行闡述。如果不進行這樣的研究,就會或者筆頭拘謹,仍為專門的術語行話所束縛,或者失之淺薄庸俗,產生謬誤。我們的通俗化,要求普及科學的知識,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乃至以訛傳訛。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尚在探討或還未找到規律的東西,人們還沒有產生科學的認識,並不是不可以普及,但應當把現在有些什麼不同的看法,已經認識到什麼程度,還有哪些問題尚待解決都講清楚,實事求是。這需要掌握科學的發展狀況,不是簡單的工作。 我們的通俗化,是在深入的基礎上淺出,廣博的基礎上精湛,是使思維規律與自然規律趨於一致,認識更接近於客觀真理的過程。不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是「化」不了也「化」不好的。 2.科學內容的文藝化 「臚陳科學,常人厭之」。科普作品正是以「常人」為對象,除了某些有特定作用的普及讀物,一般的科普作品都應力求加強自己的藝術性。在科普創作中,不僅像「地球物質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過程中,地震的發生是地球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這類用哲學語言來代替科學內容的做法不能要;平舖直述,即所謂「教科書式」的寫法,也不宜采用。現在用散文、故事、童話、寓言、小說、相聲、連環畫、幻燈、電影、戲劇等文藝形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普作品大受群眾歡迎,說明了科普創作的一個發展趨勢,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推廣和提高。 科學內容的文藝化,也是一種創造,因為「科學家用概念來思考,而藝術家則用形象來思考」1。在科學實踐中應用的是邏輯思維即抽象思維,在藝術實踐中應用的是形象思維。要使科學與文藝結合,就得既采用文藝的創作手法,又不違背科學要求,這是科普創作所需要解決的難題,也正是表現出創造性的所在。 1 法捷耶夫:《爭取做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藝術家》,轉引自《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181頁。 在不少專門的科學著作中,的確常常是從概念到概念,用名詞解釋名詞,自有一套語言,使未入其門者暈頭轉向,望而卻步。但科學並非只有這種表述方法,即使是專門著作也未必一定得用固有的格式。形象思維並非與科學格格不入,只能排除在科學之外。其實有些著名的科學著作像達爾文環游世界的旅行記,賴爾的《地質學原理》,其中都不乏用形象的語言來表現抽象的科學原理的事例。在科普創作中更有必要、也有可能運用藝術創作的規律。只要我們能吃透科學的原理,掌握準確細緻的事實材料,又比較熟悉藝術的表現方法,就可以創作出既有文藝特點又符合科學要求的產品。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特別是本屬大自然一部分的人對自然所作的反映,更不能不具有意識形態的特徵。且不說用擬人化手法;且不說「生命啊!你是一部寫不完的史詩」1;像那沒有生命的火山又何嘗不是經歷著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沉默無語的頑石也保存著飽經滄桑的記錄,整個大自然就是無數的樂章組成的雄壯的交響詩。在人類歷史上,文藝創作曾經給鐵馬金戈的戰爭場面,縱橫捭闔的政治舞台,纏綿悱惻的愛情生活作了豐富多彩的刻畫,難道今天就不能給足以改天換地的科學技術以充分的表現? 1 高土其:《生命進行曲》。 在文藝創作中,講究塑造典型,用細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觀點。這種方法在科普創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運用。處理得當,並不妨礙准確地闡述科學原理,還能夠加深正確的認識。像什麼是火山,要用簡單抽象的語言來概括,其實很難說清楚。在一本教科書中是這樣下的定義:「由火山噴發物所堆積而成的錐形高地稱火山。」另一本教科書上說:「火山生成物噴出的地方,叫做火山。」後者注意到了有的火山並沒有錐形,但「地方」的概念又太廣泛了,而用火山來解釋火山又怎麼說得清楚呢。總之,似是而非。也還有這樣的情況,名詞術語造了一大堆,以為用了它們就很科學了,然而並不能給人以准確的概念。對於「常人」尤其難以理解。概念是從形象中概括出來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用某些形象來表現科學的概念呢?比如用火山活動的形象來說明它的本質。當然,自然界的事物是複雜的,沒有哪一座火山的形象能充分說明火山的全部本質,所以在科學中終究要運用邏輯思維。但我們可以選擇最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還可以把許多個別存在的特徵集中起來,全面地然而仍是形象地表現出來。如果我們對科學的原理了解深刻,掌握的材料充分,就有可能進行這種提煉,用文藝的形式准確地表現科學內容。 在文藝創作中講究要有衝突,有衝突才有「戲」;科普創作中也是如此,要抓住問題,有矛盾才能引人入勝。 「一聽細菌這個名字,你別以為它們都是壞蛋。它們還是人類的朋友呢!」這是人的認識和客觀實際之間的矛盾,在小朋友或「常人」的頭腦中,細菌都是有害的。 「如果沒有鐵的話,我們的世界會變成是什麼樣子呢?」1這是用矛盾來啟發讀者的想像,圍繞矛盾展開科學知識的介紹。 1 高士其:《煉鐵的故事》。 「彩色的焰火,又叫做禮花,它們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呢?」2怎麼辦?怎樣做?這是人如何改造客觀世界的矛盾。 2 高士其:《國慶節的焰火》。 「昆蟲和植物的關係一向是很密切的。有的昆蟲吃植物,有的植物以昆蟲為營養。」3這是自然界內部各事物之間的矛盾。 3 高士其:《豬籠草和紫膠蟲》。 在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在客觀世界內部,充滿著矛盾。只要我們善於把握住矛盾來創作,就不致於「臚陳」,就有可能使讀者看了開頭還想知道結尾;到了結尾還想知道後事如何。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據此演繹推論,在科普創作中應該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當然矛盾必須是在自然界中或人們的認識中確實存在的,本來沒有這樣的問題,臆造出來,無助於得到科學的認識,藝術上也不會成功。在文藝創作中,脫離生活,臆造矛盾,如某些驚險小說可以風行一時,終究不能成為藝術,這在我們的科普創作特別是科學幻想小說的創作中是應引以為戒的。 要使科學作品具有文藝的特點,還必須善於運用藝術的語言、圖像來表達科學的內容。其實科學所探討的客觀世界,本來就是光怪陸離,波瀾起伏,氣象萬千,非常生動活潑的,如果我們能細緻而形象地揭示出來,就很引人入勝,無需華麗的詞藻堆砌,也不需誇張的空話。樸素、樸素,能樸素地表現出大自然的本來的面目就是科普創作的藝術。對自然界細緻入微的觀察是基礎,但還得善於用語言、圖像來表達。 在我國有著豐富的語言的寶庫,只要我們搞科學的人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肯向古今優秀的文學作品、民間藝術學習和借鑒,是不難做好的。為什麼科學就必定得道貌岸然、枯燥古板呢?其實不少著名的科學著作,語言也是很美妙的,在我們的科普創作中,更應努力進行藝術上的創造。自然界的變化無窮,生活之樹常青,只要我們能結合實際來介紹科學原理,就不愁沒有新鮮的創作素材。自然界的發展和人對自然界的認識都是無窮的,科普創作的泉源也是無窮無盡的,文藝化了的科學,科學化了的文藝,必將日益繁榮。 3.自然與人生的融合 科普創作在形式上是科學與文藝的結合,在內容上則是自然與人生的結合。在藝術創作中,不能為藝術而藝術,在科普創作中,也不能為科學而科學。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於它提供了人類得以生存發展的環境;我們對科學的贊頌,在於它能為人民造福。在科普創作中,不管以什麼自然界的事物為題材,都應該把人作為出場的或不出場的主角。對自然的認識和對科學的探討,都應該從對人類的影響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我們不能站在自然之外,而應把自然和人生融為一體。本來人類也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時間伯伯」正在工廠裡指揮著機器大軍前進1。「生命啊!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2我們的科普創作應該成為時代的歌手,我們的科普創作從題材到內容和形式,都應該反映時代的特點、人民的要求;在今天就是要為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而吶喊。我們的科普創作是「遵命的科普創作」,遵人民大眾之命,急人民之所急,寫人民之所需。熱愛生活,傾注感情,贊揚進步,鞭撻落後,「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3。創作科普作品,也要發憤,科學的詩情畫意,才能由此而來,真正具有藝術的價值,表現出高度的創造性。請看: 森林,綠色的海洋, 你是人類的第一故鄉 你是莊稼的好夥伴 它需要你防澇, 也需要你抗旱。 它需要你供給肥料 也需要你保護土壤 你是天然的蓄水庫: 你把地下的水分吸收 又把空中的雨水留住 你是氧氣的制造廠, 你能把空氣過濾, 不讓塵土飛揚。 ……4 1 高士其:《時間伯伯》。 2 高士其:《生命進行曲》。 3 司馬遷:《報任安書》。 4 高士其《森林之歌》。 讓這歌聲使那濫伐森林的伐木者醒來吧!當我們從報紙上看到,由於過量的砍伐,今天海南島已受到淪為荒漠的威脅;而如這種濫伐還不停止,到20世紀末,我國森林就有被砍光的危險;像四川成都平原這個天府之國的糧倉,也將要在我們這一代斷送掉,就不禁想到,像高士其同志這樣把自然與人生融合在一起寫下的詩篇是多麼的需要! 4.認識統一的自然界 科普創作要觀察自然與人生的融合,這就決定它必須把自然界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而這正是某些專門的研究所缺少的。各門科學,各有所長,見仁見智,各有不同,不必求全責備,但要使我們對自然的認識接近和符合客觀實際。這是受到局限的,因為「真理就是由現象、現實的一切方面的總和以及它的(相互)關係構成的」1。通過科普創作,有助於我們看到這個一切方面的總和和它的相互關係。 1 列寧:《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 環境保護問題的受到重視,由科普讀物首開其端不是偶然的,因為在美國施用的農藥滴滴涕竟影響到南極的企鵝;在瑞典降落的含硫酸很高的「酸雨」,原來是西歐工廠排出的二氧化硫廢氣隨風而來;工廠排放的廢氣粉塵在使氣管炎患者增加,過度抽用地下水引起了地面的沉降等等問題,不從全面出發,不注意各種事物間的相互影響,是不易發現的。當然,現代的科學研究也已注意到應把自然界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所以邊緣學科日益增加,但科普創作能更廣泛和靈活地從不同角度,用不同題材,從總體上和各方面的相互關係上來反映自然。當然這不是說每一件科普作品都要面面俱到,但只要我們的科普創作都具有這樣的指導思想,就能從各個方面,提出在人和自然的斗爭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和得到比較正確的認識。30年代伊林的作品,突出表現了這個特點,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互相聯繫的大自然的各個側面組成的完整的立體的形象,特別是看到了人的勞動在自然發展中所起的輝煌作用。近年來阿西莫夫的作品,在人類擴大了對自然的視野並加深了認識的基礎上,上窮碧落下黃泉,綜合觀察了自然界,普及了科學上的新成就,也回顧了人類認識發展的歷史,表現了科學技術已發展到現代化階段的時代特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把自然界作為一個統一體來認識,這需要打破原有科學門類的框框,掌握跨越學科的廣博知識,還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和鑒別能力,方能明察秋毫,得到完整的概念,這個認識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5.捕捉新鮮事物與張開幻想的翅膀 在文藝創作中,講究革命的浪漫主義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結合。在科普作品中能不能也有浪漫主義呢,郭沫若同志已經給我們作了回答: 「科學是講求實際的。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付出艱巨的勞動。同時,科學也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科學工作者同志們,請你們不要把幻想讓詩人獨佔了。嫦娥奔月,龍宮探寶,《封神演義》上的許多幻想,通過科學,今天大都變成了現實。」 是的,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一部幻想變成現實的歷史。自然界在無限發展,人對自然界的認識也在無限發展,任何認為自己已經發現了終極真理的觀點都是謬誤。早在1923年我們的李四光同志曾提出在地質學的研究中,「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取一種懷疑的態度,不要為已有學說壓倒」1。科學研究如此,作為給科學的發展鳴鑼開道的科普創作,更應該技堅執銳,勇於開創。在科普工作中,由於要綜合地全面地觀察自然,有可能更敏銳地發現新問題,覺察新鮮事物的萌發,在它們孕育或出土之際就緊緊地抓住,為它們大喊大叫。不僅科學上的新發現新成就,應該成為科普創作的重要題材,而且還應該通過科普創作激發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向往。長期以來,我國有一個頑固保守、反對革新的傳統,非禮勿動,動輒得咎,循規蹈矩,禁銅思想,阻滯社會的進步,妨礙科學的發展,至今我們還食其惡果。我們的科普創作就是要以科學為武器,衝破思想牢籠,這是時代的要求。近來不少推測未來的科學作品,如科學幻想故事,特別受歡迎,就反映了人民對現代化的渴望。應該說今天我們的想像力還發揮得很不夠,這類科學作品還很少,而且我們的有些幻想,人家已變成了現實。還需要我們更勇敢些,讓我們的科普創作長上幻想的翅膀,在無垠的客觀世界中大膽翱翔。 1 李四光:《中國地勢變遷小史》。 當然我們的幻想應當是在科學的基礎上的幻想,像幻想造出永動機或者使今天的猿猴變成人,那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在大量客觀事物都還未被我們認識的今天,要求幻想都是准確的、將來可以實現的,不可能也不應該。儒勒•凡爾納用炮彈把人送上月球的辦法是行不通的,但這種探索月球的大膽幻想,對今天的宇宙航行,實起了先行的啟蒙作用。當然,在已經認識到這是行不通的以後,還這樣幻想就不對了,對於經過實踐檢驗已經證明了的科學原理,即使是幻想也不應違背。 作為一個科普作者應當對新鮮事物有敏銳的感覺,並且有豐富的想像力,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問題是怎樣才會有這樣的能力,這不可能生而有之,還在於解放思想,用創造性的辛勤勞動去解決。 6.教育原理的實踐 我們的科普作品,普及科學的知識,還要普及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它是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在科普創作中必須遵循運用教育學的基本原理,考慮到讀者在年齡、知識基礎和需要等多方面的特點,有的放矢,循循善誘,循序漸進,注意不是灌輸現成的結論,而是要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按照人的認識規律,逐步展開,由淺入深,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引導讀者掌握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名詞,下定義,一、二、三、四,開中藥舖,是科普創作的大忌。從感性入手,上升到概念,對初學這門知識者,是有效的方法。 「大約幾十萬萬年以前,當地球還非常年輕的時候,地面上盡是高山和巖石,既沒有平地,也沒有泥土。大地上是一片寂寞荒涼的景象,毫無生命的氣息。」高士其同志這樣用豐富的想像力、形象的筆法提出了「土壤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他接著具體地描述了巖石在各種自然力的作用下,分崩離析變為沙土的過程,引入了「風化」這一概念。「但是呀!泥土還不是土壤,泥土只是制作土壤的材料。」問題又深入了一層。那麼泥土怎樣才能變成土壤呢?「首先是微生物的勞動」。「但是微生物的身子很小,它們的能力究竟有限,不能改變泥土的整個面貌」,還需要比它們大的生物起作用。於是隨著生物的進化,「每一次更高一級的生物的出現都給泥土帶來了新的有機質和腐殖質的內容。這樣,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泥土變成了土壤」。問題到這裡似乎已經解決,然而高士其同志繼續讓我們看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泥土、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生物,都會影響土壤的性質」。「隨著自然的發展,有時候土壤會變得更加肥沃,有時候也會變得貧瘠。」1人的活動也在使土壤發生變化。全文短短千餘言,但卻相當細緻全面,層層深入,說理清楚,特別是這裡沒有僵硬的概念灌輸,也沒有「哲學語言」的空喊,但啟發了人的思維,辯證法在科學內容中得以體現。恩格斯曾經提醒人們:「自然科學和哲學一樣,直到今天還完全忽視了人的活動對它的思維的影響;它們一個只知道自然界,另一個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維活動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2那麼把自然與人生融合起來的我們的科普創作,就應該利用自身的特點,自覺地去解決這個問題,給人們以科學知識,同時在思維方法上給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武裝。對於少年兒童尤其要注意,因為他們的思想、性格正處於形成階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來的影響至巨,而他們那種「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3的思想的活躍,實可敬服。我們如何像種樹者郭橐駝那樣「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害其長」,「不抑耗其實」4,啟發引導,使之欣欣向榮,是少兒科普作品的創作中必須注意的問題。魯迅先生早年曾經指出,編寫給兒童看的圖書「必須十分慎重,做起來也十分煩難」。寓意深刻,非常正確。在我們的少兒科普作品中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和培養科學思維方法,還應注意共產主義品德的熏陶。要收到這樣的效果,必須注意使教育學的原理符合兒童的特點,這和教師所進行的教育實踐的基本規律相同,不同者是教師面對學生,直接教學,而科普作者則是通過作品與小讀者見面。對其他類型的讀者來說,科普作品也應具有教育的作用,都要符合讀者的接受能力和特點。 1 以上引文均見高士其二《土壤是怎樣形成的》。 2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208∼209頁,人民出版社1971年北京第一版。 3 魯迅:《看圖識字》,《全集》第六卷第29頁,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版。 4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柳河東集》30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堂課講授質量的好壞,影響不過數十、百人,而一件科普作品的影響則常達數百、千萬人,因此我們應當十分重視科普作者,特別是少兒科普作者所進行的創造性的勞動,並認識到這種勞動的特點。只有當我們的工作符合科普創作的規律,才能得到大量優秀的科普作品,使科普創作園地出現萬紫千紅的繁榮局面。 當前,全黨工作的著重點正在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人民迫切需要掌握科學技術,以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對科學普及非常重視。但在有的地方,有的同志可能還以為科普創作揮毫即成,輕而易舉,因而科普作者的工作條件和培養提高,似乎都無關緊要,向科普作者索取作品者多,具體幫助者少。在有的單位,科研可以列為任務,時間、物質條件都能得到保證,科普則常只能作為業餘。加上不少同志是斗室蝸居,老幼共處,只能在夜深人靜之際,長期加班加點進行創作,而有了成果,盡管群眾歡迎,作用很大,但往往仍得不到應有的肯定。當然廣大科普作者應當自覺地為社會主義而勞動,但從社會來說,則應該對科普創作也實行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在精神上、物質上予以鼓勵,至少應做到從事科普創作不致受到非難或者歧視,科普創作成果應該肯定為作者的貢獻,而不能成為一個「負數」。 科普作者如何培養提高,現在也應列到日程上來。不能認為目前的科普作者是業餘的,只需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提高就行了。要搞好科普創作,不僅要求科普作者掌握好專業知識,而且還應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修養和了解一些社會科學知識。科普作者還必須不斷改造世界觀,提高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水平,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生活。關在狹小的書齋裡出不了好的科普作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科普作者的需要。這些僅僅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提高是難以辦到的,需要創造條件,給科普作者以特殊的幫助。 特別是要想使我們的科普創作提到一個高的水平,培養部分作者專門進行科普創作的研究和專門從事科普創作,是非常需要的。既然科普創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有它自己獨特的創作規律,就有專門研究之必要。 以上問題希望有關方面能予以重視和解決,更希望科協、科普作協和出版部門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制訂扶植、獎勵科普創作的辦法和建立研究科普創作的研究室乃至科普創作研究所,培養提高科普作者,壯大科普創作隊伍;恢復和擴大科普圖書資料館,加強科普出版、制作工作,改善科普創作條件,以趕上時代的需要。當然,對於我們科普作者來說,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該孜孜不息,埋頭苦幹;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現在,我們偉大祖國奔向四個現代化的時代列車開動了,更應該加倍辛勤地勞動,同時也相信會從各方面得到更多的熱情的支持,科普園地山花爛漫的景象必將出現! 1979年1月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