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和談演義(第三部)   第二十三回
臨戰險成階下囚  禮賢下士笑迎座上賓


  卻說沙文漢對張權在策反上取得的進展和成績,深感滿意。他說:「現在萬事
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時機。一定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要和包圍上海
的幾十萬解放大軍步調一致,互相呼應,密切配合,裡應外合舉行市區武裝起義。
杭州已經解放,蔣介石從陸路逃跑已無可能。如果我們通過海軍的關係,把軍艦炸
沉,堵住航道,讓蔣介石乘坐的軍艦駛不出吳淞口,再通過空軍的關係,把機場控
制起來,不讓蔣介石乘坐的飛機起飛,張權將軍再親率一部精兵,配合解放軍,圍
攻復興島,那時,蔣介石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必將為我所活捉!」
張權、王亞文都覺得這是一個大膽而又周密的「捉蔣」計劃。
  但是,國民黨在上海的統治力量是相當強固的,除30萬正規部隊外,警察、特
務多如牛毛。蔣介石到上海後,毛森親自主管安全警衛工作,明裡暗裡,森嚴壁壘,
可謂滴水不漏。
  蔣介石不僅多次召見湯恩伯、顧祝同、周至柔、桂永清、谷正綱、毛人風、毛
森等人談話,還以「校長」的身份,召開黃埔和中央軍校畢業的高級將領座談會,
封官許願,恩威並施,要大家團結對敵,共度難關。5月1日,他又在復旦大學召開
團以上軍官會議,除親自訓話外,又讓湯恩伯在會上宣佈了《戰令十條》,一連說
了10個「殺」字,使在座軍官心驚膽戰,頭皮發休。會後,蔣介石下令將團以上軍
官的家眷送往台灣,名為「保護」,實質是做人質,迫使軍官們不得不為他拚死賣
命。
  所有這一切果然奏效,原先答應張權願意起義的一些將領動搖了。182師師長王
挽危給張權送來了一張條子,上面只有四句詩:

羨公勇攀列寧山,
古柏參天耐霜寒。
  惆悵不堪附驥尾,
各行其志勿相殘。

  詩意不言自明:他欽羨張權,又慨歎自己不能追隨張之驥尾,而要各行其志,
改弦易轍了。
  青年軍209師師長方懋鍇,也因家眷要去台灣不幹了。
  兩個起義的主力師師長中途變卦,推翻原先的諾言,給醞釀中的捉蔣計劃影響
甚大。張權又氣又急,立即向地下黨作了匯報。王亞文同意張權親自上門做工作,
但叮囑他小心謹慎,防止特務破壞或被人出賣。
  張權冒著風險趕到182師師部,逕直來到師長王挽危家中。
  正巧王不在,王妻見老長官來到,熱情招待。張權乘機向他說明去台灣的利害
得失,動員她堅決不去。王妻被說服了,表示:「我們母子生生死死都要留在上海
和老王在一起。」
  第二天。張權又和王亞文趕到青年軍209師方師長家中進行勸說。方懋鍇顯得非
常矛盾和為難。他坦率相告:「我是叫花子出身,是小蔣(蔣經國)一手提拔的。老
蔣腐敗,小蔣還想有所作為。他對我有知遇之恩,要我舉起槍打他,我於心不忍。」
  張級勸道:「你這是愚忠思想。古代還講『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呢,
今天,更要一切以對人民的態度為出發點。」
  方懋鍇低頭沉思,旋又長歎一聲:「我與共產黨面對面廝殺了這麼多年,共產
黨能饒恕我嗎?」王亞文和張權鄭重向方表明:共產黨的政策歷來是愛國一家,革
命不分先後,既往不咎,立功受獎。傅作義名列戰犯名單之中,但他在北平高舉義
旗,受到了共產黨和人民的禮遇。無可否認的事實,說得方懋鍇不住點頭。他最後
表示:「一旦共軍從我的防區進攻,我就舉起白旗,開個缺口,讓共軍長驅直入。
然後我就解甲歸田,回家去務農。」
  眼看條件漸趨成熟,沙文漢主持召開秘密會議,傳達了上海地下黨的決定:任
命張權為上海市起義軍司令,王亞文為政委,鄭振華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並部
署了起義的具體方案。
  沙文漢強調指出:「我解放大軍已兵臨城下,上海敵人已成了甕中之鱉。據情
報,蔣介石已於5月7日乘江靜輪悄悄離開復興島,叫蔣經國留在上海督戰。但蔣介
石本人隨時可能回來。我們要迅速組織起義。5月13日上午,侄女婿秦然軒應約來到
張權家。張權叫他立即到復旦大學跑一趟,把李錫佑將軍寫給132師情報科長張賢的
一封親筆絕密信件,務必親手交給張賢本人。秦然軒知道事關起義機密,便穿上軍
官服,佩戴少校軍銜,一路順利來到132師師部,把密信交給了張賢。張賢看完信以
後,顯得很熱情,詢問怎樣和李錫佑聯繫。秦然軒告之翌日上午由自己驅車來接張
賢。兩人就這樣約定了。張賢和李錫佑是同鄉,又是軍校同學。他一度窮愁潦倒,
生活無著,靠李錫佑接濟。李任第14綏靖區少將處長時,將正在失業的張賢安排在
自己手下當中校參謀。李調任暫編第1縱隊司令,又把張賢調來當中校科長。對於李
錫佑的多次提攜,張賢感恩戴德,五體投地,開口「大哥」,閉口「司令」,唯唯
諾諾,無以復加。
  考慮到張賢對自己忠貞不二,132師駐紮地區位置重要,放而李錫佑將起義、捉
蔣的極機密事和盤托給了張賢,要他串連師裡的老同仁,把部隊爭取過來。
  5月14日,距預定起義、捉蔣時間已不到兩天。張權急匆匆地趕往復興島周圍,
作了進一步的偵察。接著,將年事已高的老母親轉移到安全可靠的地方,又聯繫好
將夫人胡雪影送到親戚家隱蔽。
  15日上午,張權和王亞文在外灘公園秘密碰頭,對翌日的起義和捉蔣行動作了
最後的籌劃。下午,張權不放心吳淞口這個咽喉要地,又特地趕到吳淞炮兵司令邵
百昌家中,對邵作最後一次爭取。他曾對王亞文說:「我和邵百昌朋友久了,關鍵
時刻不拉他走光明之路,對不起朋友。」
  下午4時許,張權想回家看看夫人胡雪影轉移了沒有。他剛剛走到弄堂口,早巳
守候在那裡的國民黨特務一擁而上,將張權牢牢地抓住,關進吉普車,直送上海市
警察局。這真是晴天霹雷!如此秘密的行動,怎麼會被敵人偵悉了呢?
  原來,事情就出在張賢身上。他一方面向李錫佑信誓旦旦地表示願意參加起義,
回到師部後卻立即向師長告了密。師長大吃一驚,迅速報告了湯恩伯。湯讓張賢帶
路,抓捕了李錫佑。這是15日上午的事。下午,張權又被抓捕。這時距起義、捉蔣
行動只有半天了。
  張權被捕後,特務多次對他進行審訊,要他供出中共上海地下黨的情況和準備
參加起義的國民黨官兵的名單,甚至叫張賢、李錫佑當面對質。但張極大義凜然地
說:「好漢做事好漢當!這一切都由我負責。上海起義的總領導就是我!真理是屬於
人民的。我受人民的委託,反對老蔣的專制獨裁統治,你們要殺就殺我好了,不要
牽連無辜的人。」
  由於張權被捕,由數萬名國民黨官兵準備參加的起義、捉蔣計劃不得不被迫停
止執行。但由於他的守口如瓶,保護了地下黨成員和大批國民黨愛國官兵。
  上海地下黨從多方面設法對張權等人進行營救,但未能成功。5月21日下午,張
權、李錫佑在上海大新公司門口英勇就義。
  此前一天,蔣介石坐軍艦逃出黃浦江,前往馬公島,從此永別了他的發跡之地。
  此後四天,解放軍攻入上海市區,湯恩伯倉皇逃走。又過了兩天。上海宣告解
放。
  經陳毅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張權為革命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出賣起義的張賢雖然受到國民黨的厚獎,卻惶惶不可終日。
  解放後,他隱姓埋名,東躲西藏,還是沒有逃過懲罰,於1957年被判處死刑。
這是後話,按下不提。

  再說毛澤東這時正在緊張地籌劃建立新中國的問題。
  他一直住在香山的雙清別墅,說是要等南京解放後才肯搬進中南海。然而南京
解放了,他卻又推遲了搬遷的日期,說:「再等一等吧!」還要等什麼呢?一天,他
站在一張一比一千萬的中國政區地圖前,指著右下角那條狹長的海峽問身邊的工作
人員:「你們知道從大陸到台灣的海面,最近的距離有多遠嗎?」有的說:「看那
條海溝比長江、黃河也寬不到哪兒去。」
  有的說:「最多不過幾十裡水路吧。」
  毛澤東一笑:「要是像你們說的那麼近就省事多嘍!可是,從廈門到台灣最近的
澎湖列島,有整整130公里喲!」渡江戰役結束後,鑒於大陸的完全解放已經指日可
待,而蔣介石已把大本營遷至台灣,毛澤東的大腦裡就開始考慮渡海作戰解放台灣
的問題了。要完成這個任務,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迅速建立起一支在近期內
即可使用的空軍;二是掃清屏護台灣的外圍,進軍福建,占領攻台出發陣地。
  當攻佔上海的槍炮一打響,毛澤東就電示陳毅,滬戰告捷,應迅速準備,提早
入閩。
  未雨綢緞。毛澤東向中央軍委提出了渡海攻台和突擊建設空軍的設想:我們必
須準備攻台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內應及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
全,則把握更大。可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蘇聯學習,同時購買飛機一百架左右,以
便在渡海作戰時能奪取制空權。
  在中共領導機關遷入北平後的第五天,也即3月30日,中央軍委已成立了航空局。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組建空軍的設想,立即召開軍委會議,制定了一個比毛澤東原設
想更大的建設方案:請蘇聯突擊培訓600名飛行員,購買300至350架戰鬥機和轟炸礬。
這一方案當即得到毛澤東的批准。
  於是,劉少奇率中共代表團秘密出訪蘇聯。
  劉少奇向斯大林通報了中共將在一年內解放台灣及海南島、新疆和西藏的計劃。
斯大林表示承認他在中國革命問題上有過偏見和錯誤。
  斯大林問劉少奇:「我們妨害過你們沒有?」劉少奇說:「沒有。」
  斯大林說:「妨害了,應該說是妨害了,因為我們對中國不大了解。毛澤東是
中國人民的好兒子!蔣介石政權腐敗,他是咎由自取。你們是勝利者,勝利者是不
受譴責的,這是一般的公理。」
  斯大林說這番話時,態度非常嚴肅,透出內疚之意。
  劉少奇向斯大林提出中國空軍建設問題,斯大林表示完全同意,只是說航校不
必在蘇聯,可以由蘇聯派人到中國幫助開辦。
  斯大林還說,中國現在建立空軍是晚了一些,如早一年,空軍便可參加解放中
國南部的戰役,蔣介石也不可能在台灣「另起爐灶。」
  其實,早在口本投降後中共就在東北籌建空軍了——在通化辦了一所航校,不
過當時蘇聯沒有提供技術和物資援助罷了。
  斯大林的表態傳到北平後,毛澤東、周恩來立即召見第四野戰軍第十四兵團司
令員劉亞樓,要他出任空軍司令並帶隨員趕赴蘇聯,同蘇聯商談空軍建設的具體事
宜。
  在加緊建立空軍的同時,毛澤東也著手海軍的建設。在解放軍將紅旗插上南京
總統府的同一天,中共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宣告成立,由原華中軍
區司令員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在接收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的基礎上著手組建
工作。
  為了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毛澤東於6月15日暫時住進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
以後進城均住此處,直至9月21日正式由雙清別墅移居這裡。
  「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是
中共中央早在1948年4月30日發出的倡議。
  第二天,毛澤東又致信在香港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和中國民主同盟
常委沈鈞儒,說明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時機已經成熟,同時對政協籌備會議的
出席範圍、開會地點及時間等問題,提出了初步意見。毛澤東還指示中共在香港的
負責人潘漢年,攜帶他親自草擬的召開政協的三黨聯合聲明草案,去見李濟深和沈
鈞儒,進行面商。
  在香港的李濟深、何香凝(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沈鈞儒、章伯鈞(中國民主
同盟),馬敘倫、王紹鏊、蔡廷鍇(中國民主促進會),陳其尤(中國致公黨),彭澤民
(中國農工民主黨),李章達(中國人民救國會),譚平山(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和
郭沫若(無黨派民主人士)等,聯合致電毛澤東,響應中共的號召。毛澤東立即復電,
對各民主黨派的熱忱表示欽佩,敦請他們及早進人解放區,共同籌劃新政協會議。
  然而,要把旅居香港的大批民主人士安全護送到解放區去,卻有相當大的困難。
首先,由於內戰正在進行,當時陸上、空中都沒有通路,只能利用海上交通工具。
而且,由於香港處在英國殖民管轄之下,它與南京政府又有著外交關係,國民黨和
港英的特工人員關係密切。因此,如何排除和避免可能碰到的種種干擾、破壞,自
然就成為中共方面必須慎重對付的問題。這項艱巨的任務、落到了中央書記處書記
周恩來的肩上。
  周恩來以中共中央名義致電香港分局,要求盡力做好「邀請與歡迎港滬及南洋
民主人士及文化界朋友來解放區,並為他們籌劃安全的道路」。具體指定潘漢年、
夏衍、連貫負責執行。為此,香港分局專門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由潘漢年掌管全
局,夏衍負責與各民主黨派頭面人物聯繫,許滌新負責籌措租船等經費,饒彰風負
責具體工作。
  另一方面,周恩來又通知先前從延安派到大連擔任中華貿易總公司總經理的錢
之光,要他從大連租用外國商船來往香港,以運載貨物作為掩護,接送民主人士北
上。並且指定錢之光到香港走一趟,與香港分局直接取得聯繫,協同行動。為安全
計,周思來還設想好錢之光可以用「解放區救濟總署特派員」的名義公開活動。從
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這一年間,在中共香港分局四人小組安排下,先後護送了20
批民主黨派和文化界精英北上,安全到達東北、華北解放區。其中,由大連中華貿
易總公司出面租用外輪運載的有5批。第一批民主人士主要有沈鈞儒、譚平山、蔡廷
鍇、章伯鈞等,香港分局由章漢夫陪同。第二批主要有馬敘倫、許廣平、陳其尤、
沙千里、曹孟君等,香港分局由連貫陪同,宦鄉隨行。第三批主要有郭沫若、丘哲、
茅盾夫婦等,香港分局派了胡繩陪同。第四批主要有李濟深、未蘊山、彭澤民、鄧
初民、王紹鏊、梅龔彬、李民欣等,香港分局由李嘉人陪同。
  1949年1月22日,先期到達哈爾濱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代表人物李濟深、
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等55人發表對時局聲明,堅決擁護中共毛澤東主席在14日
聲明中所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反對國民黨的假和平陰謀,表示願意在中共領導下
團結一致,將革命進行到底。2月25日,中共中央派林伯渠到哈爾濱,把李濟深以及
先前到達東北的民主人士,接到已經和平解放了的北平。
  第五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主要有陳叔通、馬寅初、黃炎培夫婦、盛還華夫婦及
其子盛康年,以及俞寰澄、姚維鈞等。他們乘坐的是掛葡萄牙旗的「華中」號,3月
14日駛離香港。3月20日到達塘沽港時,中共中央派了董必武、李維漢、齊燕銘迎接,
並於25日送抵北平,剛好趕上26日北平舉行的歡迎各方民主人士的盛大集會。
  截至8月底,先後離港北上的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350多人,連同中共幹部和
其他人員共達1100多人。其中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和文化界精英,除前面提到的外,
尚有何香凝、陳嘉庚、司徒美堂、章乃器、蔣光鼐、柳亞子、龍雲、錢昌照、許寶
駒、黃琪翔、葉聖陶、李達、包達三、陳其援、李任仁、千家駒、曾昭掄、鄭振鋒、
馬思聰、曹禹、洪深、史東山、郭大力等等。
  在這段時間裡,毛澤東廣泛地同各界代表人物接觸,和他們共商建國大計。
  一天下午,他由香山來到北平城內,拜訪北平師範大學代校長湯噪真、文學院
院長黎錦熙、地理系主任黃國璋。他們有的是毛澤東在長沙讀書時的老師或同學,
有的是北平九三學社的成員。毛澤東和他們暢敘舊情後,黎錦熙對毛澤東說:「新
政協會議就要召開,新中國將要誕生,北平九三學社的人數不多,這個團體的歷史
任務已經完成,正準備宣佈解散。」
  毛澤東聽後,誠懇地對他們說:「九三學社不要解散,應該認真團結科學、文
教界的知名人士,積極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
  毛澤東先後會見了張瀾、李濟深、沈鈞儒、陳叔通、何香凝、馬敘倫、柳亞子
等,就新政協將要討論的各項問題同他們進行了深入的交談。
  他的衛士長李銀橋這樣回憶道:

毛澤東對這些民主人士很尊敬,十分親切有禮,一聽說哪位老先生到了,馬上
出門到汽車跟前迎接,親自攙扶下車、上台階。一些民主人士見到毛澤東總要先豎
起大拇指,連聲誇耀「毛主席偉大」。對於這種情況,毛澤東十分不安。一次,毛
澤東出門迎接李濟深,李老先生一見面就誇毛澤東了不起,毛澤東扶他進門坐下後
說:「李老先生,我們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了解,不要多誇獎,那樣我們就不好
相處了。」有一天,毛澤東準備會見張瀾先生,事前吩咐我:「張瀾先生為中國人
民的解放事業做了不少貢獻,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們要尊敬老先生,你
幫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換換。」我在他僅有的幾件衣服裡選了半天也沒找到一件沒有
補丁的衣服。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對他訴苦道:「主席,咱們真是窮秀才進京趕考,
一件好衣服都沒有。」毛澤東說:「歷來執胯子弟考不出好成績,安貧者能成事,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們會考出好成績!」我說:「現在做衣服也來不及了,要不
先找人借一件穿?」毛澤東不同意:「不要借,有補丁不要緊,整齊乾淨就行。張
老先生是賢達之士,不會怪我們的。」毛澤東就是穿著補丁衣服會見張瀾,會見過
許多民主人士。

  當新政協會議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時,在國際國內有重大影響的國母孫夫人
還居留在上海。
  宋慶齡本來住在廣州。5月初,蔣介石電令在廣州暫理行政院的閻錫山,規勸在
穗靜養的宋慶齡來滬或去台灣。電文稱:對「二姐」應以縝密的監護措施,勿讓中
共及他派人士將其誘到北平去。
  閻錫山去見宋慶齡,宋慶齡說:「只要國民黨在此存在一天;我一天也不離開
廣州,哪兒也不去。」
  然而20多天後,當上海失守的大批國民黨軍政要員紛紛逃離時,宋慶齡卻踏著
硝煙來到了上海。
  5月27日上海一解放,周恩來立刻寫信向她祝賀:「從此永脫險境,誠人民之大
喜。」接著,毛澤東、周恩來派鄧穎超和曾長期在宋慶齡身邊工作的廖夢醒去迎接
她北上參加政協會議。
  廖夢醒先去見宋慶齡。因為孫中山是在北京去世的,宋慶齡對廖夢醒說:「北
京是我最傷心之地,我怕到那裡去。」
  廖夢醒說:「北京將成為紅色中國的首都。鄧大姐攜帶毛澤東主席的親筆信,
代表恩來同志特來迎你。你打算什麼時候見大姐?」
宋慶齡說她想好了再通知廖夢醒。過了兩天,接到她宴請鄧穎超的請柬。見面
時,鄧穎超首先轉達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和各民主黨派
領導人對她的問候,並轉交了毛澤東的親筆信件。宋慶齡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

慶齡先生: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日俱積。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
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超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
駕茬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
專此。敬傾
大安!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幾次交談後,宋慶齡明確表態:「我要去北平,而不去台灣!」
  不久,宋慶齡在鄧穎超等陪同下,從上海抵達北平。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早已在前門車站站台上迎候她。當晚,毛澤東設宴為宋慶齡洗
塵,氣氛極為熱烈。
  接著,在湖南宣佈起義的程潛到達北平,毛澤東又去車站迎接。當程潛走下火
車後,毛澤東快步迎上去,緊緊握住他的雙手。就在握手的剎那間,程潛的淚水流
了下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還是毛澤東先開了口,風趣地說:「多年未見,您歷
盡艱辛,還很康健,洪福不小啊!這次接你這位老上司來,請你參加政協,共商國家
大事。」
  接著,毛澤東把程潛扶進車裡,兩人同乘一輛車,來到中南海的菊香書屋。晚
宴時,毛澤東對程潛說:「二十多年來,我是有家歸不得,也見不著思念的鄉親。
蔣介石把我逼成個流浪漢,走南闖北,全靠這一雙好腳板,幾乎踏遍了半個中國……
我們這個民族真是多災多難啊!經過八年浴血抗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也過不成
太平日子。陰險的美帝國主義存心讓蔣介石來吃掉我們。我們是被迫打了四年內戰,
打出一個新中國。這是人心所向啊!」程潛點頭,陷入了沉思。
  正是:

以史為鏡知興替,
水可載舟亦覆舟。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到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