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伐匈奴
    為盡快掌握敵情,劉邦偕同陳平與樊噲的先鋒軍團,到平城東南十余裡的白登山登
高鳥瞰。冒頓立刻發動匈奴各部落游牧騎兵四十余萬,將白登山圍住。並派遣特支隊切
斷平城方面的馳援。

匈奴的興起和威脅
處理完功臣的分封和獎賞,劉邦便離開洛陽,再入關中,並返回漢王時期的臨時京 城——櫟陽。 劉邦的家屬都在這裡,他除了探望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更須拜見父親。楚漢相爭期 間,劉太公吃盡了苦頭,如非項伯救助,恐怕連命都沒有了。如今劉邦貴為皇帝,對太 公也應有所安排。 因而,劉邦諭令尊太公為太上皇。 探望家屬及尊奉太公,都是輕松愉快的工作,但這時候的劉邦心裡並不若表面的好 整以暇,有件危險而艱難的工作,正等待他緊急處理。 這便是北方異族——匈奴的威脅。 劉邦將韓王信遷移至晉陽,主要便在對匈奴南侵事件表示嚴重關切之意。 匈奴原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戰國末期趁中國諸侯內斗正盛、無暇北顧之際,逐漸 南侵。尤其趙國北方,曾受嚴重威脅,幸賴名將李牧經營有方,阻擋住了匈奴對中原文 明的威脅。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忙於國內的治理工作,無暇顧及邊防,匈奴於是更為猖狂,數 度入侵北河一帶,秦始皇不得已築長城以防之。 始皇33年起,大將蒙恬數度北伐,收復北河之南44縣地,匈奴稍畏之,北徙十余年。 一直到秦皇朝滅亡後,匈奴才再度南侵,並渡過北河來騷擾中原北方地區。 這時候,匈奴的大頭目是個名字叫作頭曼單于。 頭曼單于原已立長子冒頓為繼承人,冒頓之母死後,頭曼更立新的閼氏(王后)。 這位閼氏又生了一位幼子,頭曼愛妻心切,想立少子,而廢除冒頓的繼承人權位。 這時候,匈奴的東方有東胡國,西方有大月氏,都非常強大,和匈奴鼎立而三。 為維持和平共存,以發展南侵中國的實力,匈奴、大月氏和東胡間,曾簽定共同防 御條約,三方面各以皇子為人質,冒頓因此便被派往大月氏。 但頭曼根本不把冒頓的性命當作一回事,不久便又和大月氏鬧翻,雙方兵戎相見。 頭曼更率騎兵隊急擊月氏。月氏國王乃欲移害冒頓,但冒頓善於交際,建立了頗廣的人 脈體系,因此及時獲得消息。他便在友人協助下,盜取月氏國最好的駿馬,徹夜逃亡, 返回匈奴國。 頭曼雖不喜歡這位長子,但也驚訝於他的機智與武勇,遂令其為軍團將領,統有萬 騎的部隊。  
鳴鏑實驗,冒頓弒父自立
冒頓非常痛恨頭曼不顧其生命安危攻打月氏的行動,他認為這是父親有意殺他的證 據,直接的原因在於後母及少弟有意謀奪其繼承權。 冒頓發誓報復,以確保自己的繼承權。 冒頓於是特別設計一種射出時會發聲的弓箭,叫作鳴鏑,並訓練他左右的騎射人員, 只要鳴鏑射向的地方,不論目標是什麼,眾騎均需跟著以箭射之,違者立斬。 練習過幾次以後,冒頓確定大家在技巧上已無問題。 現在必須考驗騎射人員的心態,以確認所有的騎射人員是否完全無條件接受鳴鏑的 引導。 冒頓以愛鳥作實驗,果然有部分騎射人員以為冒頓鏑錯了,遲疑不敢出手,立即受 到冒頓斬殺的處罰。全體騎射更堅定對鳴鏑的權威認定。 冒頓又以自己的愛妻作實驗,這是個更嚴厲的考驗,結果又有數位騎射人員失敗了。 冒頓毫不遲疑地斬殺之。大家更確定鳴鏑的權威及冒頓的決心。 最後,冒頓以父親的愛馬作實驗,這是大不敬的行為,但沒有人再敢遲疑了。 冒頓確信訓練已完全成功。 不久,冒頓陪同頭曼單于狩獵。 冒頓刻意安排讓自己的人馬逐漸包圍住頭曼。 眼看機不可失,冒頓以鳴鏑射向頭曼。 左右騎射人員果然盲目跟隨,頭曼及其護衛人員全死於亂箭之下。 一不作二不休,冒頓以直屬部隊叛變,盡誅其後母及少弟,很多不服從的大臣和部 落長老也立刻遭到殲滅。 冒頓以強力領導得到大部分部落軍團的支持,乃自立為單于。  
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
東胡國得到冒頓弒父自立的情報後,欺其內部穩定性不足,想乘機大占匈奴國的便 宜。 東胡國遣使者向冒頓要求道: 「請將頭曼單于最喜歡的千里馬送給我們吧!」 冒頓問諸長老意見,大家都認為這是東胡國故意給新單于的侮辱,應拒絕之。 但冒頓卻表示: 「不可為了愛一匹馬,而和鄰國鬧翻。」 於是答應將千里馬送給東胡國王。 不久,東胡國王又向冒頓請求: 「請送我一位單于的閼氏(王后或妃子)吧!」 冒頓再度召開長老會議。長老們均大怒地表示: 「東胡無道,侮辱我君,竟敢要求閼氏,請立刻攻擊之。」 冒頓卻又表示: 「不可因愛一位女子,而和鄰國干戈相見啊!」 於是又送了東胡國王一位閼氏。 食髓知味,東胡國王以為冒頓軟弱,頗為驕縱,接著又提出一個不合理要求。 東胡和匈奴的國境間,有一塊棄地,沒有人居住,廣達千餘里。依照傳統兩國各在 一邊設有瞭望台,作為緩衝地。 東胡王派使臣向冒頓表示: 「乾脆將這整塊棄地送給我們吧!」 冒頓再度召開長老會議商討之。 見到冒頓一再退讓,有部分長老便表示: 「這只是塊棄地,要不要、給不給都沒有什麼關係。」 想不到冒頓聽了卻大發脾氣表示: 「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麼能隨便給別人呢?」 遂下令主張送土地給東胡國的皆是叛賊,全處以斬刑。 接著,冒頓下令全國總動員,各地方部族戰士緊急大集結:「有遲到或延緩出兵者, 部落首領均應斬刑。」 大夥兒見冒頓的決心,也大為警惕,很快便集結了數十萬部隊。 冒頓下令突擊東胡,東胡國王一向不把冒頓當作一回事,來不及準備,便被打得潰 敗,東胡國王被殺,東胡成了匈奴的附庸。 回師時,冒頓又下令西擊大月氏,月氏軍隊不敵,往西退卻數百裡。 冒頓又向南併吞樓煩、白羊河南王,並侵入燕國及代國北方。不久,他便完全收復 了當年蒙恬所奪取的匈奴故地,與中國軍隊在河南塞至朝那、膚施間相對峙。 這時候,正好是劉邦和項羽對峙滎陽之際,中國內部疲於內戰,根本無暇顧及邊防。 這種形勢,讓冒頓的勢力得以迅速擴張,掌握的游牧騎兵軍團多達3O余萬,北方諸國均 被納入其管轄下。 韓王信進入晉陽,並在馬邑建立防寨的同時,冒頓也率大軍南下,包圍住馬邑的韓 王信營寨。 冒頓的騎兵團速度急快,韓王信來不及準備,只好派遣使者數度和冒頓談判,尋求 和解。 劉邦在聽到馬邑危急的消息後,立刻派軍前往協助,因此韓王信有心歸向匈奴的情 報也為漢援軍截獲。 雖無法判斷韓王信是否有心投降,但劉邦以前線主將存有二心,將危及國家,正式 派欽使指責並警告之。 9月,韓王信怕劉邦追究責任,乃全軍向冒頓投降。冒頓也率軍南下,攻陷了句注 及太原,並包圍韓國首邑晉陽。  
攘外先安內,建立皇權尊嚴
匈奴的嚴重威脅已令劉邦不得不加以正視了。 但楚漢相爭剛告一段落,王朝的權威未立,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如何有效建立皇帝 權威是當前第一要務。 劉邦出身楚地,本來便比較不講繁文縟節,加上所帶之班底出身不高,直接的感情 更重於禮節。 進入關中後,劉邦第一件工作,是廢除秦國的苛刻法令,一切以簡易為主。 就管理上而言,這樣雖較能夠使混亂的局面歸於安定,也使新附屬的團體較容易心 安,但宮殿上的禮節卻因此而全無。加上功臣們大多屬武將,動作粗野,特別每在爭功 上面,鬧得臉紅耳赤。那些心裡郁卒的,常借酒澆愁,醉了又大聲吆喝,甚至拔劍擊柱, 弄得朝廷上雞犬不寧。 連一向大而化之的劉邦都逐漸受不了,他經常有意無意地逃避上朝,使朝廷工作效 率也受到影響。 蕭何於是推薦魯國儒者叔孫通作宮殿禮節的規劃。 叔孫通是周王朝的王族,本為姬姓,祖先世代在魯國為大夫,後稱為叔孫氏。 不過,禮節卻也是劉邦最不喜歡的事。 在晉見皇帝後,叔孫通表示: 「儒者雖在進取方面的力量較不足,不過合於亂世,但卻頗有利於守成,對和平時 期力量的凝結有很大幫助。 「蒙皇上准許,微臣將徵調魯國的儒者,配合微臣的弟子們,共同來起擬朝廷禮 儀。」 劉邦:「這會不會太難啊?」 叔孫通:「五帝和夏商周三王在禮樂儀式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時世和人情的需要, 有簡單也有繁重的,微臣認為不妨采用較簡單的古禮,與秦國的繁文縟節稍有不同。」 劉邦:「是可以試試看,但要盡量的簡單,要考慮我能夠作得到的啊!」 叔孫通乃徵調魯國的儒者三十余人,配合數位富於經驗的朝廷禮儀專家,再加上弟 子數百位,西入關中,先在野外設營寨,專門研究新訂的朝廷儀式。 一個多月後,叔孫通便向劉邦報告,可以先觀摩試演了。 劉邦看完後,也親自下場操練一番,便高興地對叔孫通表示: 「這個程度,我還可以接受。」 便下令所有官吏,同叔孫通共同操練學習。  
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2個月後,正好是新年度開始(高帝7年10月),新建築的長樂宮也完成,諸侯和群 臣擴大舉辦朝賀的儀式。 這正是試行新訂朝儀最好的機會。 所有諸侯、大臣、將領都先在宮殿門外等待。 由宮廷的侍從人員,依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依次序引入宮殿門,並分東、西兩邊 朝列。 侍衛的郎中和中郎執朝侍衛,分陣排列,林立於廷中。他們全副武裝,並持兵器, 旗幟鮮明,由殿門到皇帝主殿間,共有數百人,氣氛嚴肅。 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依次排於西方,面向東。 文官由丞相率領,依官職高低排列於東邊,面向西。 接著才宣告皇帝輦車出房,百官持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依次序 逐一奉賀。此時,每一個人都為禮儀之莊嚴而震恐不已。 朝禮畢,置酒宴,依禮節,不得飲至酒醉。諸侯百官坐殿上,先低頭敬禮,再仰頭 行祝酒禮,以尊卑之次序,一個接一個向皇帝敬酒並祝健康。 每人飲九杯後,侍從官便宣佈罷酒。 這時,御史舉法為評判,如有動作不合禮法者,便喝令離去。 君臣置酒終日,無人敢失禮嘩亂,與往常的鬧酒諠譁完全不同。 劉邦大為感動,當廷表示: 「我到今天才真正知道身為皇帝之尊貴啊!」 於是拜叔孫通為奉常,掌宗廟儀禮,並賜金五百斤。 叔孫通嘗事奉過二世皇帝,後投奔項梁,項梁死後歸項羽,劉邦攻入彭城後,投降 劉邦。 劉邦兵敗西歸時,叔孫通仍跟隨劉邦進入滎陽。 叔孫通常著儒服,劉邦頗為討厭,叔孫通乃改穿楚制短衣。劉邦以其頗懂變通之道, 和一般儒生不同,乃特別喜歡他。 叔孫通有弟子百余人,但他從未向劉邦舉薦,每有引進人員都是些作過強盜或勇武 好戰之輩。弟子們因而在背後大發牢騷: 「跟隨老師數年,如今好不容易在漢王手下工作,他卻又從不引薦弟子,專推薦一 些不學無術的狡猾之輩,真不知道這位老師是干什麼的?」 叔孫通聽到了,一點也不生氣,他笑著表示: 「漢王現在正拼著命在打天下,你們這些儒生真的能為他戰鬥嗎?我優先推薦的自 然是那些能斬將案旗的勇士了。 「你們其實也不用氣餒,稍有耐心等待些時刻吧!我是不會忘掉你們的。」 等到長樂宮的朝禮初演完畢後,叔孫通才向劉邦建言道: 「諸弟子跟隨我很久了,對禮儀頗為熟悉,這次儀典也有不少是他們共同設計的, 願陛下賜他們以官職。」 劉邦乃將所有儒生均封為郎官,負責朝廷禮儀。 叔孫通更以劉邦所賜之五百斤金,盡分授諸儒生,儒生至此寸對叔孫通大為贊賞地 表示: 「叔孫先生真是聖人,能知當世之要務,是值得跟隨的大人物啊!」  
御駕親征,劉邦冒頓
皇權既已確立,劉邦必須集中力量以對付勾結匈奴叛變的韓王信,否則王朝威風將 告不保。 劉邦準備御駕親征,以樊噲軍團為先鋒,北上攻擊韓王信的軍隊。 韓王信自恃猛勇,和樊噲會戰於銅鞮。劉邦親自赴前線指揮,漢軍士氣旺盛,韓軍 不敵,主將王喜陣亡,韓王信亡走匈奴。 原屬趙國的白土人曼丘臣和王黃等人,擁立趙王室苗裔趙利為王,並收編韓王信殘 余兵馬,和韓王信及匈奴暗中聯合攻打遠征的漢軍。 冒頓單于令左、右賢王各率領萬余騎兵,屯於廣武以南,響應王黃等號召,並向晉 陽附近進擊。 樊噲率軍猛擊之,匈奴敗走,但很快又再結集。樊噲下令北擊之,不料卻碰到大寒 流來襲,雪片如大雨般落下,天寒地凍,士兵無法執兵器,乃下令休戰,駐屯於晉陽。 劉邦也在晉陽坐鎮,指揮大局,等待氣溫回升,便再發動北伐。 冒頓也趕往前線,駐屯於代谷。 這時劉邦派出探馬,前往探查冒頓的實力。 冒頓有所警覺,故意藏匿其壯士及肥腴牛馬,只呈現些老弱殘兵和瘦弱畜牲。 漢軍情報人員回以匈奴勢弱可擊,劉邦為慎重計,再派出十余批人馬去刺探,但所 得的情報皆相同。 劉敬(婁敬)長年在邊疆作貿易,自認對匈奴了解較多,乃提議由自己親自出使冒 頓營寨,以探虛實。 不久,天氣轉暖,但劉敬還未歸來。 依情報,冒頓畏懼漢軍北上,有意撤營。 御前軍事會議中,諸將均稱匈奴可擊,如果等劉敬回報,必喪失時機。 劉邦乃親率32萬大軍北上,到達北方軍事重鎮句注時,碰到了急速返回的劉敬。 劉敬向劉邦勸諫道: 「兩國相互爭戰,依常理應盡量掩飾弱點,展現優勢。但臣前往冒頓營,果然只看 到老弱殘兵,這必然是匈奴有意暴露其短,再以伏兵出奇突擊我們,所以我判定現在不 是攻擊匈奴的時候啊!」 劉邦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好指責劉敬道: 「你這傢伙就會靠那張嘴巴,現在又胡說八道,擾亂軍心!」 乃下令械系劉敬,並送往廣武監禁。 由於3O萬大軍人數太多,為配合糧食補給方便,必須分由數條大道北上。劉邦下令 各軍在平城集結,便自率主力軍急速北上。 劉邦主力部隊路況較佳,很快便到達平城,等候其他軍團一到,便要對冒頓營寨發 動攻擊。 其實,漢軍所有的行動,全在冒頓的掌握中。 為盡快掌握敵情,劉邦偕同陳平與樊噲先鋒軍團,到平城東南十余裡的白登山登高 鳥瞰。 冒頓立刻發動匈奴各部落游牧騎兵40余萬,將白登山團團圍住。並派遣特支隊切斷 平城方面的馳援。 雖賴樊噲軍拚命死戰防御,匈奴軍無法攻陷白登防寨,但倉促間進軍糧食攜帶有限, 沒多久,劉邦軍已陷入斷糧的苦境。 外圍的部隊完全遭到阻斷,更不用說運糧的後勤部隊了。情況陷入萬分的危急中。 幸好陳平急中生智,令隨侍畫工畫出工筆美人像十數幀,暗中遣人送給冒頓最寵愛 的閼氏,並對閼氏表示: 「漢軍中有如此般美人,今皇帝被圍危急,將獻之於單于!」 閼氏恐美女爭寵,乃答應與漢軍合作。 閼氏對冒頓說: 兩軍作戰,主將不相困,不宜逼之過急。」 先前,冒頓和王黃、趙利相期約,在平城阻斷劉邦軍,但久久未見王黃及趙利軍到。 冒頓不禁懷疑彼等和漢軍間另有陰謀,乃下令放開圍師之一角,意圖引漢軍突圍,再加 以殲滅,以免漢人聯合內外夾擊,反造成匈奴軍無謂傷亡。 這時又碰到數日大霧,視線不良,漢使者趁機偷偷突圍出境,來往於閼氏、平城、 白登間數回,匈奴圍兵竟然不覺。 陳平認為機會難得,乃下令弓弩手攻擊,每只弩用兩支箭,均向外射,形成兩條火 線,護衛出一條安全通道,讓劉邦直驅沖出。 匈奴軍在大霧天遭到奇襲,急於防護,終於讓劉邦和其特遣隊安全沖出重圍。 劉邦原下令快速逃逸,但主控軍隊的夏侯嬰卻下令慢慢行駛,因為霧中聽覺優於視 覺,急駛的聲音反而會很容易讓匈奴兵發現行蹤。 由於距離不長,劉邦一行很快便到達平城,後續的軍團也陸續到來,平城防務已完 全強化。 冒頓判斷敵我勢均力敵,劉邦天運尚在,不可擊也,也下令撤軍北還。 劉邦碰到這次嚴重挫折,也無心再戰,只下令樊噲駐屯代地,防範匈奴軍再度南侵。  
輕侮趙王,種下諸侯亂因
回軍到廣武,劉邦立刻下令赦免劉敬。 劉邦對劉敬致歉道: 「不聽先生的話,果然在平城受困。」 乃封劉敬二千戶,為關內侯,號稱建信侯。 南還經過中山國的曲逆縣時,見山河明媚,劉邦不禁稱讚: 「這個地方真壯麗,我到過天下不少地方,只有這裡可以和洛陽相比美!」 為感激陳平奇計脫險的功勞,乃更封陳平為曲逆侯,享有這裡所有的食邑。 十二月,回師的軍隊經過趙國。趙王張敖是張耳的兒子,娶魯元公主,所以是劉邦 的女婿,乃執女婿之禮,表現得特別謙恭。 劉邦北征失敗,心情一直郁悶不樂,見張敖是自己女婿,態度上便隨便多了,在正 式場合中,也常無意間露出無禮的舉止來。 張敖倒可以忍受岳丈皇帝的越禮行為,但趙國宰相貫高及大臣趙午等人則深感受不 了。 他們認為張敖太軟弱了,乃強烈建議道: 「天下豪傑並起爭奪天下,有能力的人自然成為領袖。今君王以禮事奉皇帝,皇帝 卻無禮對待,吾等願意為君王刺殺皇上,讓君王成為天下的領袖!」 張敖聽了大驚,立刻咬裂其手指,以血指發誓道: 「你們為何講這種話呢?先父張耳曾亡國,投奔皇上,幸賴皇上協助,才得復興我 趙國,這種恩德,子孫應永遠銘記在心,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的恩賜啊!你們絕 不可以再隨便亂講話了!」 貫高等退而商議道: 「這麼講就是我們的不對了,我們的君王不愧為長者,不願背棄皇上的恩德,但我 們和君王有君臣之義,絕不能讓君王平白受辱。皇帝既辱我君王,我們便有責任刺殺之, 為何要牽連君王呢?如果成功了,這個成果當然歸吾君王,如果失敗了,我等便應獨自 負責,切勿牽連君王。」 劉邦在趙國因為心悶的無意舉動,卻牽動了日後諸侯逐一叛變的大麻煩。  
宣揚皇權,蕭河大建未央宮
春天到了,氣溫明顯回升,冒頓準備再發動大軍南下,樊噲軍團則全力戒備,氣氛 相當地緊張。 代王劉喜無法承受這股壓力,申請放棄王位,返回洛陽,劉邦只得改封他為郃陽候, 並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代王。 其實如意年紀太小,根本無法赴代地任職,劉邦此舉只在正式宣佈代國為軍事管轄 區,由樊噲軍團直接管理。 由於沒有勝算把握,劉邦無意再和冒頓強力對抗,因此囑咐樊噲以守代攻。是以前 線氣氛雖緊張,卻熱不起來。 2月,由於蕭何興建中的長安城主殿未央宮已近完成階段,劉邦再入關中,視察工 程情況。 未央宮在長安城西南隅,周邊長達二十八里,和東南的長樂宮並立。 西漢長安約在今日西安市的西北方,原長安故城位置。 宮殿南向,但上書、奏事、謁見者均由北闕進入,闕是種觀門,高30丈。而且公車、 司馬等皇帝御用交通工具亦停留在北闕附近,是以北闕成為正門。 只有東闕,可聯繫丞相府。 北闕名為玄武,東闕名為蒼龍,都極為壯觀華麗。 前殿(皇帝辦公位置)、武庫(武器儲存室)、太倉(糧儲存室)均極為豪華。 剛從前線吃盡苦頭回來的劉邦看了,心裡頗不以為然,他向蕭何埋怨道: 「連續數年的戰亂,影響生產,臣民均陷入痛苦的生活中。我雖努力經營,成敗猶 未可知,為何要花費這麼多錢財,來蓋這麼豪華的宮殿呢?」 蕭何從容答道: 「就是因為天下未定,皇權未穩,更需要以宮殿來象征威權啊!」 「天子是以四海為家,統治權廣被天下,非如此壯麗無法代表其尊貴和力量啊!而 且,皇帝的宮殿最好一次就把規模底定,以免後代還要增建,對祖先有不敬的心態。」 劉邦聽了,也覺得有道理,才高高興興接受未央宮的規劃。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58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 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治國者崇尚無為,政治看來平靜而無生氣,人民的生活卻自由而安定。治國者想大 有作為,看似充滿生氣,人民的生活卻反而動盪不安。 所以災禍常隱藏在幸福中,幸福的後面也潛伏有禍害,很少人可以透視這種現象, 而且其間的變化也是不一定的。 正兵隨時會轉成奇兵,善事經常也隱藏有邪惡。世人看不清這個道理,執迷地自以 為是,已經有很久很久的時候了。 只有體道的聖人,能夠了解這層道理,自己行事方正,卻不去傷害或指責他人,自 己廉潔,清靜無為,卻不刻意去要求別人,自己正直剛強,卻又不自己以為了不起,反 而能謙下柔弱。因此雖有光芒萬丈的德行,卻能隱藏鋒芒,而不故意現人。 冒頓頗懂得運用這層道理,他深知人性中有很大的盲點,不論在對待自已父親的篡 奪行動上、對東胡國王的予取上,以及和劉邦第一次交手的策略運用上,都巧妙地利用 這種禍福相依的道理,讓自己能在不利的局勢下,輕松地贏得勝利。 不過,冒頓在手法上充分顯現刻意營造而非順其自然,立至有點扮豬吃老虎的味道, 可見其企圖心旺盛,極思有所作為。 以管理學的眼光來看,冒頓是成功的,他數度以其智謀達成目的,也使匈奴達到空 前的強盛。 從歷史上觀之,冒頓的過度積極和野心,也形成了漢武帝以後,大漢王朝和匈奴帝 國間的長期激烈對抗,最後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