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參謀總部「輸血強身」,「黃色陸軍」改革體制】
在二十世紀頭10年裡,美國海軍可謂是個備受寵愛的幸運兒。上有羅斯福總統
的格外眷顧,下有「青年頑童」們的搖旗吶喊,加上「大白色艦隊」的光榮遠航,
這一切無疑使海軍在普通美國人的心目中,威望大增。於是,海軍要錢有錢,要物
有物,上下關注,在美國社會中的左右逢源,地位和影響,真是舉足輕重,八面威
風。
相比之下,美國陸軍(因軍服為黃褐色,故有人稱之為「黃色陸軍」)可就黯
然失色多了。一方面,由於在美西戰爭中的糟糕表現,使它始終得不到新聞界和公
眾的諒解;另一方面,陸軍長期充當邊境保安和罷工警察的角色,也實在沒有多少
激動人心的壯舉和值得驕傲的時刻。
「國家的未來不是寄托在海軍身上嗎?還要這麼多陸軍幹啥?」不僅一般老百
姓作如是想,而且在國會裡持有這種看法的也大有人在。如此一來,國會既不願意
給陸軍撥款,更不關心陸軍是否缺乏人員、給養,從而導致整個部隊官兵的生活待
遇長期低於正常水準,而且每況愈下,苦不堪言。舉例來說吧,當時,一個陸軍軍
官得靠他的微薄薪金自備制服、伙食、佩刀、左輪槍、野戰望遠鏡以及舖蓋和餐具,
連正常調動所需的搬家費和家
屬的住房費也得自掏腰包。如果調到條件艱苦的邊境地區駐防,情況就會更糟。
西點軍校 1911屆學員、後來在二戰中擔任盟軍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少尉因學習成
績不好而被分配到美墨邊境,臨行前,他痛苦地嚷道:「這種差事不合人意,總是
使人背井離鄉,骨肉分離,而且生活條件惡劣。在大多數軍官看來,到哪裡都比在
邊境上強。」
40年後同樣功成名就的陸軍五星上將喬治。馬歇爾,此時也是一名「只知拚命
苦幹」的年輕少尉。他必須用每月116 美元零67美分的少尉薪金來維持他自己、妻
子和岳母的生活。這點錢要是節儉一點用倒也能夠收支平衡,但是他的漂亮妻子卻
偏偏喜歡穿著打扮,酷愛華服美裙,這可難為壞了向有「模範丈夫」之稱的馬歇爾
少尉。他後來這樣談到當時囊中羞澀、數著銅板過日子的窘境:「春帽一項3 美元
55美分,春裝一套14美元。這些我都記得很清楚。每分錢我都得精打細算。我得拼
命想辦法有所節余,至於一個月多下來1 美元50美分還是10美元50美分,我的確不
那麼在乎,但只能節余而不能超支。在那些日子裡,我一直在拚命想辦法使一個月
的薪金有節余,賴以維持生活。」
對於一個真正的軍人來說,生活待遇問題尚在其次,最感痛苦的莫過於無從體
現自身的價值和追求。在當時,提升的機會和比例少得可憐,和平時期軍隊就這麼
點,軍官和軍士在同一個軍銜上一呆就是十幾年。同時,還得依據南北戰爭以來那
一套陳舊的條令條例生活和操練,枯燥乏味,毫無新意。正如馬歇爾後來說的那樣
:「這並不是因為陸軍那時好像全是些沒有頭腦的人,而是因為用腦子只會招災惹
禍。你照著本本去做就行了。」
有一年春天,馬歇爾少尉奉命執行一項他後來稱之為「我在陸軍中所曾經歷的
最艱苦的勤務」。當時,他被調到得克薩斯州克拉克堡第1 騎兵團團部,去測繪本
州西南部方圓2000平方英里國土的地圖。馬歇爾的具體任務是測量卡姆斯托克及蘭
特裡之
間的一大片不毛之地。團裡給他配備了由一個軍士、一個馭手。
一個搬運員和他的助手,以及一個炊事兵、兩匹馬、一輛護衛馬車、一輛四騾
車和一支有20匹騾子的輜重隊組成的隊伍。
待一切整裝完畢,馬歇爾一行上路了。時值盛夏酷暑,勘測隊剛從卡姆斯托克
出發,就碰上沙漠的高溫天氣。他們沿著鐵路開始測量。
「溫度計上升到華氏130 度」,馬歇爾後來回憶說,「我必須沿著鐵路邊走邊
數鐵軌節,因為我需要用鐵軌來作為基線,以此來獲得精確測量。另一種辦法是從
貨運馬車輪子上的里程表和記錄馬行走的時間,來測量距離。」
走著走著,問題就來了。因為隨車帶來的洋蔥和土豆第一個星期就吃光了,周
圍沓無人跡,有錢也買不到東西。他們只好靠臘肉罐頭和其他肉食維持生活,而馬
歇爾很吃不慣這些東西。由於缺乏新鮮蔬菜,他消化不良,很快得上了胃灼熱病,
痛苦異常。他後來提起這事仍心有餘悸:「我只要一喝水就不停地喘氣。
我記得,我進那片沙漠地時體重大約是165 到170 磅,而出來時只有132 磅了。
「
不過,缺水才是最大的磨難。馬歇爾少尉不得不下令,保證牲口首先喝足水,
然後把剩下的水一點一點地分給他的隊員。在缺水最嚴重的時候,馬歇爾為了接濟
別人,自己竟滴水未沾,硬挺著走出了這片可怕的沙漠。
3 個月後,這支馬瘦毛長、人同鬼魁的小分隊終於步履艱難地回到了克拉克堡。
馬歇爾和軍士向值日軍官報了到。此時的馬歇爾少尉哪裡還像一個美國軍官?分明
像一個印第安人探子。他的臉和手被太陽曬得脫了幾層皮,那頂被騾子咬掉帽頂的
寬邊氈軍帽活像稻草人戴的帽子,軍裝更是破爛不堪。以至於值日軍官連看都不願
看他一眼,只顧同他手下的那位看起來稍微精神一點的老軍士說長道短。
儘管馬歇爾帶回了一份「最好和最完整的地圖」,並因此得到了上司的高度贊
揚和為期4 個月的休假,但馬歇爾少尉仍然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和滿腹的委屈,當
著上司的面,他破口大罵道:「媽的,快把我們餓死啦!」
馬歇爾的上述遭遇可算是美國陸軍在那個年代的典型生活縮影。在一切為了
「建設第一流海軍」的大前提下,生不逢時的陸軍看起來只能處於這樣一種無人問
津的狀態中。
不過,這種局面在愛裡奧。魯特出任陸軍部長一職後總算有了轉機。
說起魯特上台,事前還有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插曲,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防腐
牛肉」事件。
1898年 6. 7 月間,沙夫特將軍率領的美國遠征部隊由於交通運輸不便,
給養送不上來,主要靠旅行口糧過日子。所謂旅行口糧,其主要食品就是一種鹹牛
肉罐頭。多年來,這種罐頭技術成熟、質量穩定,一直被正規軍作為在沒有鮮肉可
吃時的野戰標準食品。然而,不知出於什麼考慮,陸軍糧秣部這回卻沒有採購這種
早已為部隊官兵所認可的鹹牛肉罐頭,買回來的是一種被稱為罐頭煮牛肉的食品。
這種牛肉不僅樣子難看,淡而無味,筋又多,口感極差,而且如果不經烹調,不加
作料而直接入口,那是根本不行的。
明知它將不受部隊歡迎,糧秣部官員卻振振有詞地強調說:這種牛肉只要同蔬
菜一起燒,再加上作料,就會成為一道可口的燉菜,味道好極了!
可是,等到戰爭開始,隨船裝載的大批蔬菜和作料不是在中途丟失了,便是在
熱氣騰騰的底艙裡腐爛掉。部隊別無選擇,只好在又熱又臭的船艙裡子吃這種牛肉
罐頭。可以想像,經過船上和古巴的熱氣熏烤,那牛肉會變成什麼味道。過不多久,
官兵們
一看到罐頭牛肉就想嘔吐,許多人因此患上了嚴重的腸胃疾病,身體素質直線
下降。在前線,在後方醫院,到處可見面黃肌瘦的陸軍士兵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
頓足大罵糧秣部官員混賬,害得他們吃了這麼大的苦頭。
戰後,所有在進軍古巴過程中有過反胃和嘔吐經歷的官兵們餘怒未息,紛紛指
責官僚主義所造成的上述人為災難。隨後,在新聞記者的推波助瀾和刻意渲染下,
諸如運輸問題、醫療衛生問題等等戰時缺陷均被公之於眾,暴露無遺,從而引起了
美國公眾的莫大憤慨。才能平庸的陸軍部長拉塞爾。阿爾傑成了戰爭中一切壞事的
替罪羊。
在這種情況下,麥金利總統不得不宣佈成立一個調查團正式調查此事,藉以安
撫人心,平息眾怒。調查團以內戰時期謝爾曼的老部下道奇將軍為首,另外加上9
名頗有聲望的紳士組成,故名「道奇調查團」。
一開始,道奇調查團的聽證會開得不痛不癢,十分平淡。然而當納爾遜。邁爾
斯將軍出來作證時,立刻風雲突起,形勢大變。
邁爾斯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發難,說起來也是事出有因。原來,在整個戰
爭期間,他雖然一直擔任陸軍總司令這一要職,卻始終沒有成為出名的英雄。他原
本希望把這場戰爭變成通向總統寶座的跳板,但他在戰爭中的作用卻僅僅表現在虎
頭蛇尾的波多黎各之戰。這對志大才疏卻又心高氣做的邁爾斯來說,實在是難以承
受的挫折和打擊。他確信自己沒有一舉成名的原因,必定是陸軍部機關有人暗中搗
鬼。正是在這種心態的左右下,他便把久蓄於胸的悶氣全部向道奇調查團傾瀉出來
了。
聽證會上,邁爾斯慷慨陳詞,聲色俱厲地指責陸軍部管理無方,領導不力,阿
爾傑部長難辭其咎,同時他把糧秣部罵了個狗血噴頭,一無是處。眾目睽睽之下,
他向調查團說,罐頭牛肉根本不屬於法定口糧的範圍,用這種罐頭簡直是不可思議。
更有甚
者,他說凍牛肉在送到部隊之前已經過一種秘密化學藥品的處理,因此對身體
更加有害。這種牛肉帶有一種類似屍體防腐劑的氣味,所以叫做「防腐牛肉」。
此言一出,輿論大嘩。「防腐牛肉」問題馬上成為公眾矚目的社會焦點,更成
為新聞記者窮追不捨、炒作不休的最新醜聞。
自認為「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的糧秣部官員當然不會坐視這種雜有個人恩怨的
循罵和指責。幾天後,糧秣部長查爾斯。伊根終於有了申辯的機會。在道奇調查團
為此專門召開的聽證會上,他首先聲明,西班牙戰爭中伙食情況之好,食品數量之
充足,在美軍歷史上還是頭一次。與昔日爬冰臥雪、風餐露宿的前輩們相比,現在
的軍人享福多了。引起他們抱怨和不滿的不是伙食數量不足,而是單調無味,這一
點只能證明現在的士兵們給嬌慣壞了。伊根又指出,糧秣部先後採辦、發送到古巴
的蔬菜幾乎有400 萬份,只是由於眾所周知的運輸力量不足和古巴那糟糕的道路,
才未能如數運到沙夫特的一線部隊手裡。而現在把一切罪過單單推在糧秣部一家頭
上,顯然有失公允。
說著說著,伊根不由得怒火中燒。在回答最關鍵的質問——「防腐牛肉」問題
時,他終於不能自制而大發起脾氣。當著眾人的面,他怒不可遏地斥責邁爾斯是個
不折不扣的說謊者,並說要把這些謊言「塞回邁爾斯那個滿是軍營廁所裡貨色的喉
嚨裡去」。
伊根的證詞不能說一點道理也沒有,戰時後勤方面的弊端說到底是美國陸軍體
制上的固有缺點所致。但他這種咆哮公堂、大肆進行人身攻擊的粗魯作法也實在是
有傷大雅。因此,他此次作證的結果是戲劇性的。一方面,調查團認定他犯有「品
行不符合軍官和紳士身份之罪」,而不得不接受軍法審判;另一方面,麥金利總統
也覺得有必要再任命一個委員會來集中處理邁爾斯對牛肉的控告,以求盡快平息這
起醜聞風波。
事有湊巧,邁爾斯以其慣有的愚蠢再次選錯了目標。他津津
樂道於「防腐牛肉」這個概念,乃至放棄了對罐頭牛肉的繼續攻擊,否則他很
有可能一舉中的。結果,在總統的直接干預下,「牛肉法庭」最終宣佈:邁爾斯拿
不出什麼像樣的證據來說明他對凍牛肉裡含有有害化學藥品的控告,實際上部隊很
喜歡也很歡迎冷凍食品。
這場風波雖然以邁爾斯的失敗宣告結束,但它使陸軍部的聲譽再次受損,無可
挽回。在這種情況下,麥金利總統再也不願而且也無能力繼續庇護阿爾來部長了。
他讓阿爾傑辭職,換了一個雖然政治地位不高,但在長期擔任公職過程中表現出很
強的行政管理能力的人,此公便是愛裡奧。魯特。
魯特,此前一直以律師為職業,與軍界素無淵源,也無興趣。他做夢也沒想到
一場毫不相干的牛肉風波竟會把自己推上內閣陸軍部長的位子。因此,當麥金利總
統的一位代表前來徵求他的意見時,魯特一口回絕說,他是一名律師,對打仗和陸
軍本身一無所知,對總統的美意自己實在是力不勝任,萬難承命。麥金利的代表卻
回答說,正因為你是一位律師,總統才決定起用,現在陸軍部的主要任務是要對從
西班牙手中得到的島嶼進行行政和司法管理,這些工作恰恰需要你的專業知識和領
導才幹。聽了這番解釋,魯特終於打消了顧慮,鼓起勇氣,抖擻精神,走馬上任。
作為美國開國以來的第41位陸軍部長,魯特很快便向世人證明,他的能力、素
質、思維方式以及對美國陸軍所做出的貢獻,比起以往任何一位前輩來都毫不遜色。
憑著多年律師生涯練就的敏銳洞察力,魯特上台伊始,便對美國陸軍所面臨的
挑戰、困難以及種種積重難返的病疾來了個全面調查和梳理歸納,並很快拿出了自
己的施政和改革方案。其中心思想集中體現在1899年12月他提出的第一個年度報告
裡。
在這份文件中,魯特首先談到了平息菲律賓叛亂和管理古巴、波多黎各等等當
務之急。然後,他用相當大的篇幅著重闡述了自己準備對陸軍和陸軍部進行一次全
面改組的理由和決心。他說,「擁有一支軍隊的真正目的是準備打仗」,這是一個
「十分重要的觀點」。然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單靠美國的正規陸軍很可能
根本無力進行一場戰爭,因此,籌建一支能在戰時有效地補充正規軍的後備部隊實
屬必要之舉。為了確保做到這一點,在平時必須盡可能地對戰時陸軍的增援、裝備
和作戰等事項作出充分的計劃。但是,在現有的體制即陸軍部長辦公室,總司令辦
公室和各行政、技術、後勤部局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實際上沒有一個人負有制訂計
劃的責任,即使有人制訂計劃,也絕無把握使之落實。要制訂計劃,就必須擺脫陸
軍部和陸軍那種群龍無首的現象,擺脫陸軍部長和陸軍司令平分秋色、機關各部局
主官各行其是的局面。總而言之,後備隊建設、計劃制訂和指揮管理,這是建立一
支良好、真正管用的陸軍的關鍵所在。
魯特的報告立刻在為數眾多的陸軍改革者中間博得了好感並引起了巨大的共鳴。
對此,魯特深感欣慰,信心大增。為了盡快彌補自己缺乏軍事專業知識的缺陷,魯
特在副官長亨利。科爾賓和助理副官長威廉。卡特的輔佐和影響下,開始認真研究
外國軍事體制和美軍政策方案。他首先研究了道奇調查團關於美西戰爭的幾本報告,
還閱讀了英國軍事評論家威爾金遜的著作《軍隊之首腦》,該書盛讚德國的總參謀
部,極力主張此類參謀部經過改動完全適用於議會制的民主政體。與此同時,他還
饒有興趣地通讀了已故著名將領厄普頓的全部手稿,對其中的那些比較具體的改革
方案,諸如三營制的團、廢止死板的論資排輩的晉升制度。
建立德國式的總參謀部等等,尤為讚賞。最後,他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出版了厄
普頓的手稿,並為它寫了一篇相當精彩的前言。此舉,再一次在美國職業軍官中引
發了新一輪的「厄普頓熱」。
本書前面已經談過,厄普頓自從1884年自殺身亡後,20多年來,他的理論觀點
一直在陸軍軍官中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凡讀過厄普頓著作的職業軍官,幾乎不需
要什麼特別的說明,便接受了他們推崇和嚮往的具有效能的德國式制度。現在,魯
特公開祭起厄普頓主義的理論「法寶」,無疑為他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同情。
經過一段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魯特部長胸有成竹地朝著建立參謀部的目標穩
步前進。首先,他在不同場合放出口風,斷言自己能夠勸說國會徹底取消陸軍司令
這一不倫不類的職位,而代之以總參謀長一職,從而結束高級指揮機構政出多門、
互相傾軋的歷史遺留問題。這樣,總參謀長就能成為陸軍部長的參謀長,而作為總
統文職代理人的陸軍部長就可以獲得憲法所規定的權限,而且必定能經常聽到內行
的建議。參謀長一職再也不必像和平時期的陸軍司令那樣,僅以資歷深淺進選,國
會可以授權陸軍部長任命他所信任的人。
隨後,魯特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日益深入,其表述也越來越清晰。他明確主張,
參謀長將領導總參謀部,該部負責計劃工作,制訂能應付一切突發事件的戰爭計劃,
確保所有必需物資的供應。他說:「我們的現有體制不能確保形成一個指導性的首
腦機構順利進行工作,而這種指導性的首腦機構是任何軍隊所必需的。」總參謀部
將成為這種首腦機構,它既非「執行」機構,亦非「行政」機構,而是一個制訂計
劃並監督計劃實施的機構。根據德國的做法,總參謀部要同從事戰爭研究的高級院
校及陸軍學院進行密切的合作。為了徹底改變過去普遍存在於舊參謀機關軍官之中
的那種愚昧可笑的、與世隔絕的狀態,魯特的解決辦法是:部隊作戰軍官和機關參
謀軍官,包括總參謀部的軍官和舊參謀機關的軍官,應該進行定期輪換。
魯特的設想雖然切中時弊,具有很強的時代感與針對性,但真要實行起來卻阻
力重重。因為這一方案傷害了舊參謀機關的既得利益和特權地位,必然招致這些機
關的反對。況且機關各部局主官長期在華盛頓供職,幾乎每人背後都有一個勢力強
大的關係網,官官相護,根深蒂固。尤其是那位桀騖不馴的邁爾斯將軍,從一開始
就把這一方案看成是對他顯赫地位的一種攻擊,如果對他照顧不周,他會再次鬧得
不可開交。更令人憂慮的是,儘管公眾輿論一直要求陸軍部進行改組,但建立總參
謀部的方案卻極有可能被民主黨的反帝國主義分子加以利用,成為他們攻擊歐洲式
軍國主義的把柄。
為了緩和一下對立面,魯特不得不採取了謹慎小心和迂迴曲折的步驟。1901年
11月27日,他以例行命令的形式宣佈設立陸軍大學委員會,規定該委員會的任務是
促進陸軍教育和研究軍事政策,從而在名義上去掉了容易招致攻擊的總參謀部式的
計劃制訂工作。
該委員會由5 名短期任職的軍官組成,設有工兵主任、炮兵主任、軍官學校校
長、利文沃思堡學校校長等職,實際上已具有了總參謀部的雛形。在魯特的直接領
導下,委員會分別研究了規模為2.5 萬人、5 萬人、15萬人或25萬人的軍隊所需的
編製和裝備,探討了改進陸軍後備隊的問題,並在大張旗鼓地倡導建立常設總參謀
部這一思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一段投石問路,到了1902年2 月,魯特覺著火候差不多了,終於向國會提
出了正式建立總參謀部的提案。隨後,贊成和反對雙方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了長達一
年之久的反覆較量和激烈爭執。
機關各部局果然像魯特預料的那樣,充分施展它們在國會的影響來阻撓這一提
案,邁爾斯將軍則不但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而且拉開架勢進行反抗。在此之前,
他就曾經阻撓過魯特合併全
國各地陸軍營地的工作,為此博得一部分國會議員的感激,因為這些人不願意
看到那些星羅棋布的駐防區給他們各自的地盤所帶來的好生意就此完結。與此同時,
邁爾斯還風塵僕僕地訪問了菲律賓,回來後發表了一份報告,為那些一直揪住駐菲
律賓美軍小辮子不放的人提供了不少新的證據。就這樣,邁爾斯糾集了一批對陸軍
的任何改革都持懷疑態度的人,同他們結成了同盟。當他來到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為
總參謀部提案作證時,他對自己過去數十年戎馬生涯作了一番精心的渲染,以爭取
在委員會中居多數的內戰時期老軍人的同情。他對總參謀部進行正面攻擊的一個主
要論點是,他認為這項計劃最適用於舊世界的君主制度,而同一個現代民主政府卻
勢同水火,格格不入。
對此,魯特毫不示弱。他想出了一個相當聰明的反擊對策,就是把大名鼎鼎的
斯科菲爾德中將、梅裡特少將等幾位軍隊元老請到委員會,因為這幾個人的戰績和
閱歷比邁爾斯更為輝煌,而且都不遺餘力地支持總參謀部提案。
這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將一出馬,果然一舉壓住了邁爾斯的狂傲氣焰。魯特趁熱
打鐵,緊接著又在1902年度報告中集中力量來闡述和捍衛他的方案。經過這一番較
量,再加上現有的指揮體系本來就有明顯的弱點,國會終於被說服了。隨後,在院
外活動的老手道奇將軍的斡旋、疏通下,機關各部局也只能作出讓步。
於是,國會終於在1903年2 月14日表決通過成立總參謀部,是年8 月,正是邁
爾斯將軍退休一週之後,總參謀部宣告成立。
新的法律用參謀長取代了總司令的職位,該職位每4 年輪換一次,並配有一個
由45名軍官組成的參謀部。參謀部的軍官也要定期輪換,一部分人在華盛頓供職,
另一部分人則在陸軍地區性司令部中工作,以便對野戰部隊實施監督。其具體職責
包括:改進軍官教育,野外演習,應急計劃,情報搜集與分析,戰術編組和理論上
的動員計劃等等。這一切都體現出了魯特部長的本
意,即總參謀部是「一個軍隊的首腦」,它不應捲入陸軍的行政管理事務,應
該進行計劃和指導,而不是去具體操作。
儘管法令只賦予參謀部對陸軍各部局進行監督和協調的權力,而沒有按魯特建
議的那樣把各後勤局也合併進來,但它一經建立,還是給陸軍戰時動員組織的改進
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經過幾任參謀長的艱苦努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參謀長已經成為在總
統和陸軍之間作為專業咨詢和發號施令的主要途徑。
如果說陸軍的「首腦」需要新鮮血液,那麼它的身體——用於進行未來戰爭的
戰術部隊則需要更多的肌肉。這一點,魯特同樣念念不忘,並把它作為整個改革計
劃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還在國會通過總參謀部法案之前,魯特就同來自俄亥俄州的眾議員查爾斯。迪
克一起,共同修改了沿用已久的「民兵法」,並促使國會於1903年1 月頒布了這項
被稱作「迪克法」的新法律。
「迪克法」消除了長期以來圍繞著「民兵」一詞造成的混亂。
法令認可兩類民兵:受聯邦和州雙重控制的基幹民兵(國民警衛隊)和未經組
織起來的18——45歲的男性民眾。前者的連和團被定為「建制民兵」,後者在緊急
狀態下對國家和州承擔軍事義務。
為了使這支作為正規陸軍後備隊的建制民兵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政府免費向
國民警衛隊配發武器和裝備。國會的年度撥款過去只限於購買武器和某些專用裝備,
現在則可以用來購買一般軍需品。為了維持國民警衛隊的地位和聯邦的資助,國民
警衛隊各部隊每年至少要進行24次操練或打靶練習,再加上不少於5 天的夏季野營
訓練。警衛隊各部隊還得接受正規軍官和警衛隊軍官的定期檢查。正規陸軍並將派
出軍官到各州去指導警衛隊的工作。當國民警衛隊同正規陸軍進行合練時,可以領
到聯邦津貼和伙食費。國民警衛隊的軍官現在也有資格進利文沃思堡陸軍學校
或陸軍軍事學院,在這些院校學習時,他們同樣可以領取聯邦津貼和伙食費。
另外,「迪克法」規定總統可以徵召警衛隊服役9 個月而不是以往的3 個月期
限,而且當9 個月服役期限結束時,國民警衛隊可以作為志願部隊繼續為聯邦服役。
在這種情況下,被接受的國民警衛隊部隊可以有自己的軍官。
如此一來,不僅使國民警衛隊——國家的主要國防後備力量的地位、待遇和裝
備有了相當大的提高,而且也使正規陸軍在對警衛隊訓練和組織方面加強了控制。
這一點在以後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證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進行上述工作的同時,魯特還忙於擴充規有的陸軍,改進陸軍裝備和處理殖
民地的問題。他本人當初之所以被召到華盛頓,本來就是為了解決殖民地問題。他
到職後不久,菲律賓人的起義就迫使聯邦志願團隊的徵兵達到了35000 人的法定限
額,加上麥克阿瑟的正規陸軍,總兵力已達7 萬人之多。儘管如此,人力仍不敷使
用。魯特只得去說服國會,讓他們認識到為了處理殖民地問題,需要堅持不懈地擴
充軍隊。1901年2 月,國會同意將正規軍的25個步兵團擴充到30個,騎兵團從10個
增加到15個。長期以來由野戰炮兵連和要塞炮兵連混合編成的不正規的炮兵團予以
解散,以便組建由30個野戰炮兵連和120 個海岸炮兵連編成的炮兵「軍」。新批准
的正規陸軍兵力,包括3 個工兵營在內,計有3820名軍官和84799 名士兵。不計在
此數內的還有一個菲律賓偵察團和一個波多黎各團。步兵連的人數可以從65人至146
人,騎兵連的人數可以從100 人至164 人不等。只要國會不提出異議,總統就可以
以最高限額來擴充兵力,而且可能突破限額,直到兵力足以保證向駐菲美軍進行充
分增援為止。
擴軍的結果使正規陸軍的缺額1135名,其中至少有20%需在一年之內補齊,此
後每年補充相同數量,直到缺額全部補滿為
止。年齡未超過40歲的人均有資格獲得審查委員會頒發的證書而成為中尉和少
尉。服役期滿一年的士兵也可以參加考試。被委任為軍官的大多是優秀的志願人員,
但也有西點軍校以外的其他軍事院校畢業生。像畢業於弗吉尼亞軍事學校的喬治。
馬歇爾,在服役14年之後,這次才終於被授予美國陸軍上尉軍銜。
作為陸軍改革的重頭戲,魯特還領導實施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武器發展計劃。當
時,美國炮兵十分落後,基本上還是內戰時期的老樣子。而早在1865年,普魯士人
就發明了無煙火藥,這種火藥,不僅有利於隱蔽炮兵位置,增加射程和提高命中率,
而且其穿透能力大大優於黑色火藥。1884年,經過法國人改進,無煙火藥在歐洲得
到廣泛使用。但美國炮兵在美西戰爭中,仍然使用黑色火藥。1897年法國人又發明
了性能優良的75毫米火炮,但到1898年在美國炮兵武庫中還沒有任何武器可與之相
提並論。
正是在魯特的大力倡導和實施下,美國陸軍終於在1902年製造出了M1902 式3
英寸野戰炮,該炮使用無煙火藥,可發射高爆彈和榴霰彈,並裝有光學瞄準具和無
後坐力炮架。隨後經過幾次改進,這種火炮實際上可與法國的而毫米炮相媲美。與
此同時,陸軍軍械部還試驗了各式各樣的機關鎗,包括勃郎寧、馬克沁、劉易斯等
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陸軍研製成功了用槍栓推卸子彈的M1903 式斯普林菲爾德
步槍,這種槍性能極佳,一直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
魯特改革的觸角還廣泛深入到軍校教育領域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魯特這一改
革的目的,是要將較老的幾個軍種學校同陸軍軍事學校結成一個緊密配合的系統。
他早就發現,正規陸軍中有1 /3 的軍官沒有受過正式的軍事教育,而且他認為單
靠一所軍官學校和幾所零敲碎打的實用性勤務學校,不可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
合格軍官。因此,1901年11月,他下令改組各陸軍學
校。
從這以後,陸軍每個駐地,木論規模大小,都由一所學校組織向軍官們講授規
定的理論課和實習課。駐地學校中那些特別有培養前途的學員將被送進各軍。兵種
高級學校去深造學習。這些學校都是在原來老學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已在魯
特及其繼任者的領導之下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到1910年時,這些學校發展成為陸
軍勤務學校,校址都設在利文沃思堡,計有:陸軍作戰學校(原稱步騎兵學校),
通信學校,陸軍野戰工程學校和陸軍軍醫野戰勤務函授學校。此外還有設在賴利堡
的騎兵學校,設在門羅堡的海岸炮兵學校,以及設在華盛頓的工程兵學校和醫校。
利文沃思堡歷史悠久的步騎兵學校也籌建了一所參謀學院。
而作為這一學校系統之冠的則是華盛頓的陸軍大學。
這些學校的共同特點就是徹底地告別了與印第安人作戰時代的舊式陸軍的傳統,
摒棄了強調死記硬背的教授方法,改革了古板、落伍的教學內容,而代之以高標準
的軍事獎學金製度和鼓勵式教學法,同時還建立起一支思想活躍、銳意進取的高水
平的教官隊伍。最能說明魯特學校系統教官質量與辦學實績的,莫過於這些教官慧
眼識人、善當伯樂的高超本領,他們一手挑選和培養出來的一大批年輕軍官,在40
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成為美軍最主要的司令官。
1904年,魯特在陸軍部任滿退休,並心安理得地離開了華盛頓。無論是當時的
人還是後來的人,都對他作出了高度的評價。正如德高望重的霍爾丹勳爵所言:
「您知道,我確實已不需要再瞭解有關軍隊及其體制的任何情況了,因為愛裡奧。
魯特作為美國陸軍部長所寫的五份報告,就是關於一個民主國家的軍隊體制及其地
位的定論。」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