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陸戰隊鏖戰貝萊奧森林,遠征軍馬恩河大顯身手】
1917年11月3 日上午,時任美國陸軍第五師師部參謀的喬治。馬歇爾,正驅車
行駛在去往法軍指揮部的路途上。
兩個月前,第五師奉潘興將軍命令調到西線安維爾地區,同一個有實戰經驗的
法軍營並肩戰鬥。說是戰鬥,不如說是與敵人比賽耐心。在一片泥濘不堪、令人討
厭的沼澤地上。縱橫交錯地佈滿了鐵絲網,把美、法軍隊和德軍分開。儘管雙方的
大炮每隔幾個鐘頭髮射一定數量的炮彈,但雙方好像按照協議一樣,打炮時都避免
給對方造成傷亡。這些厭倦戰爭的士兵,不希望再互相殘殺了。
不僅如此,美國大兵們還奉上峰指示,盡可能久地避免製造麻煩,嚴禁他們從
戰壕超過無人區的第一道鐵絲網去進行突襲。
然而,這一命令卻沒有及時下達給剛調進該防區的美軍炮兵,炮手們殺敵心切,
在地圖上圈出了敵人的位置和地形後,架起大炮,對著目標就是一頓猛表。
這次炮擊打得德國人措手不及,惱羞成怒,隨後,他們得知這是初來乍到的美
國人幹的事。便立即採取了報復措施。
馬歇爾正為此事而來。沒等他的車拐進法軍指揮部的大門,法軍參謀部成員亨
利。博爾多將軍便急匆匆地迎了出來。
「你聽說了嗎?」他用法語喊道,「第一批美國人被打死了。」
在這位將軍的陪同下,馬歇爾馬上開車來到了美國步兵旅旅部。他在那裡瞭解
到,大約清晨4 時,德軍炮兵對準美軍一個炮兵群的防禦樞紐部密集射擊,造成3
名美國兵死亡,有12名以上受傷。就在馬歇爾瞭解情況時,旅部報務員截獲了德國
政府的每日無線電公報。公報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在對萊茵一馬思運河以北美軍防
區一次成功的襲擊中,14名北美人被俘。
他們這才認識到,這不單是一次炮兵彈幕射擊,而是一次敵軍反擊美軍的行動。
在馬歇爾的建議下,他和法國將軍決定出發,把已經發生的事情查清楚。他們把汽
車停放在團部,穿過錯綜複雜的交通壕進入美軍陣地。在爬過一堆倒塌了的戰壕和
德軍炮擊的彈坑之後,他們很快到了被敵人用爆破筒炸開的一個鐵絲網工事缺口處。
在無人區的另一邊,有一條窄路通往後面,德軍襲擊得手後便從那裡撤返他們自己
的戰壕。
在戰壕正面的另一個缺口處,戰鬥的痕跡猶存,這是在這次戰爭中首先陣亡的
3個美國人——下士格雷沙姆、列兵思賴特和海的屍體,剛剛從他們倒下的場所抬走,
其中一個人的喉嚨被割斷了。
看到穿著美國步兵軍服躺在泥土地上的3 名陣亡美國士兵屍體,似乎使博爾多
將軍第一次瞭解到,美國人確實正在法國土地上戰鬥,他兩眼含淚,神情十分激動。
他們穿過戰壕爬回團部後,馬歇爾知道,法、美軍隊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
分別時,博爾多將軍緊緊地擁抱了他。
博爾多將軍宣佈,法軍將負責這3 名美國青年的葬禮。1917年11月4 日下午,
在巴特萊蒙村臨時搭成的祭壇前面舉行了葬儀。參加儀式的除美國部隊外,還有法
軍的一個步兵連、一個炮兵小分隊、一個工兵小分隊和一個水兵分遣隊。博爾多將
軍和他的參謀人員走在送葬隊伍的前頭,隊伍由一支奏哀樂的法國軍樂
隊前導。在送別禮炮發射和號手吹奏安息號後,博爾多將軍發表了充滿激情的
演講。演講的最後幾句話是這樣說的:「士兵們!在我國國土上第一批挖掘的這幾
座墳墓,離敵軍陣地近在咫尺,標誌著我們盟友對我們伸出強有力的手,對共同事
業矢志不渝,證實了美國軍民警同我們戰鬥到底的決心;準備在必要時作出犧牲,
直至最崇高的事業——世界各國的自由,弱國和強國的自由——取得最後勝利。
「正因為此,這位職務低微的下土和這兩位列兵的犧牲,在我們看來是非凡的
壯舉。我們因此堅決要求把這3 個年輕人的遺體留葬於此,永遠留給我們。我們定
將在他們的墓上銘刻:」第一批在法蘭西土地上為自由和正義而犧牲的合眾國士兵
長眠於斯『。過路的人將停步向他們脫帽致敬。法國、協約國和美國的旅行者,那
些將來訪問我國洛林戰場的有良知的人,都將專程來此,向這幾座墳瑩奉獻他們的
崇敬和感激之情。
「下士格雷沙姆、列兵思賴特、列兵海,我以法國的名義感謝你們。上帝拯救
你們。永別了!」
第一批陣亡將士的名單傳回國後,極大地激發起美國人民的參戰情緒。同時,
威爾遜政府動員眾多演說家、作家、藝術家。
演員和學者,進行了美國歷史上最龐大的宣傳活動。德軍被描繪成吃人不吐骨
頭的魔鬼,是倫圖掠奪歐洲並將統治擴及西半球的匈奴人。後來,這股反德情緒擴
展到所有的德國事物和德國人身上,一時間,許多州禁止教授德語和用德語作禮拜,
德國泡菜改名為「自由泡菜」,德國風疹改名為「自由風疹」,更有意思的是辛辛
那提規定酒吧間的小吃部停止供應德國風味的椒鹽卷餅。
此時,魯登道夫已入主德國總參謀部多時。作為∼個早已功成名就的戰略家,
魯登道夫當然知道美國參戰以及席捲全美的戰
爭熱潮對德國意味著什麼。因此,他力爭在美國運夠充足的兵力之前,結束在
歐洲的戰事。恰好此時俄國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取得了政權,宣佈退出戰爭,
使得德國有可能把主要兵力由東向西作大幅度調整,在俄國僅留下幾個師,監督把
從烏克蘭掠奪來的谷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德國。
德國最高統帥部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取得勝利的唯一希望是在1918年發動一場
速戰速決的陸戰,如錯過這一年,美國人的參戰勢必會影響戰爭進程。
1918年,面對德國人即將發動的強大攻勢,協約國首腦迫切希望美國增派大批
士兵。但從1917年12月到1918年1 月,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對個師還在美國本上組建
和訓練,同時又仔細研究了美國遠征軍的派遣計劃,他們對眼前的狀況頗感不安。
協約國擔心美國是否有能力裝備和運送一支獨立的野戰軍隊,還懷疑美軍指揮
官和參謀人員是否有能力組織和指揮這樣一支部隊去抗擊身經百戰的德國人。實際
上,協約國是想把美國部隊分別編入法國和英國的現有軍隊編製之中。
在同美國談判混編要求之時,協約國手中擁有一些強有力的「本錢」,這就是
英國擁有的航運能力和法國擁有的各種裝備。
英法兩國之所以採取這樣的立場,從軍事上講是不無道理的。他們的士兵打現
代戰爭的經驗比美國人要豐富得多,他們可以派出精通業務的軍官和十分熟悉大部
隊調度的參謀人員來指導美軍。而且不管怎麼說,美軍需要依靠他們來提供火炮、
航空兵以及其他種種支援。毫無疑問,美國新兵學會打仗的最好辦法就是到那些有
經驗的師裡去服役,因此用某種形式將美軍結合到盟軍中去就能加快戰爭的結束,
減少人員的犧牲。出於這樣的剖析,英法軍方領導人認定潘興不會反對。
但是潘興偏偏反對這樣做。他認為,如果人家以一種難以忍受的思賜態度來對
待美國人,美國人難道還會以他們原有的熱情
和決心去戰鬥嗎?如果美國政府默認美國兵無力單獨與德軍作戰這樣一種看法,
那麼美軍的土氣會是怎樣一種狀態呢?與厭戰的英軍和法軍結合在一起不會把美軍
也弄得厭戰和洩氣嗎?如果美國費了那麼大的氣力,卻沒有美國軍隊在戰場上出現,
那麼將來在和談之時美國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也許換一位別的司令官,很可能少給人一些難堪而取得同樣的結果。潘興這個
人即使在情緒最佳時也是不易相處的,而他在為一支獨立的美軍而進行力爭時,更
是又敲桌子又說刺耳的粗話。法英兩國政府有時企圖超過潘興而直接脅迫美國總統
作出讓步,因為他們感到威爾遜的態度比較和解,而且對具體的軍事問題並不計較
和關注。然而威爾遜總統在原則問題上沒有讓步。法國總理喬治。克列蒙梭多次想
要福煦元帥設法迫使潘興調離,但福煦卻怕激怒美國人,始終不敢張口。
更令美國人感動和自豪的是,儘管英國人一直懷疑將一支獨立的美國作戰部隊
運到法國去有何用處,但是潘興仍然頑強地進行著準備工作。他的目標就是要建立
一支有著自己的戰區的美國野戰軍。在這段難捱的日子裡,潘興為實現上述目標,
陸續做出了幾項重大的決定。
在編製體制上,潘興確定一個美國師必須擁有979 名軍官和2.7 萬名士兵,加
上保障部隊,總兵力約為4 萬人。而當時英。
法、德等國每個師的正式編製是1.2 萬人,霞飛元帥在美國宣戰之初訪問美國
時曾建議美國採用同等規模的編製,因為歐洲軍官們認為1.2 萬名戰鬥人員是一名
將軍及其參謀人員所能指揮的最大兵力。潘興對此不屑一顧,他堅信:為了使美國
師具備進行持續作戰的能力,確保它們不至於像英、法的師那樣經常躊躇不前、無
功而返,40個美國師就必須相當於其他任何大國的即個師。後來證明,潘興的這個
決定是很有遠見的。
緊接著,潘興又在教育訓練方面花費了一番氣力。他在法國
建立了一些參謀和作戰軍官學校對美國軍官進行訓練,以彌補美國國內陸軍院
校系統所授課程的不足。各軍辦的學校既訓練部隊指揮官,又訓練軍土。另有一些
其他學校為各軍的學校培訓教官。還有為陸軍各參謀部門、供應部門以及各兵種開
辦的專門學校。這些學校在培訓戰時人才、提高軍官素質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久
便在戰場上體現出來。
與此同時,由於戰前實行死板的論資排輩的晉升制度,潘興發現很多美軍師長
的年紀偏大,其體力、精力都難於適應曠日持久的塹壕戰,因此,他毫不留情地將
那些不符合健康條件和其他條件的人清除了出去,而代之以一批「敢作敢為的武士
型人物」。
經過這番整肅,美國遠征軍的編製更加合理,指揮人員更加精幹,其戰鬥力明
顯有了提高。為此,潘興不無自豪地宣稱:「事實是我們的官兵肯定要比那疲憊不
堪的歐洲人優秀得多。
盟軍的高級軍官對我們訓練不足的參謀人員和高級指揮官時有貶詞,我方人員
對之忍耐已久……現在我已用相當強硬的語言告訴盟軍,我們對此種屈等受辱地位
已不能繼續容忍,因此我希望不再聽到此種胡言亂語。「
潘興講這番話的時候,正值協約國節節敗退、全面吃緊之際。1918年2 月,魯
登道夫傾全德國之力,在西線集中了178 個師,共計123 萬步兵、2.4 萬騎兵、5500
門重型野戰炮和8800門輕型野戰炮來對付協約國一方的173 個師,共計148 萬步兵。
7.4 萬騎兵、6800門炮和8900門輕炮。在空軍方面,協約國約比德國強三倍。
但德國在步兵師中裝備的武器,如機關鎗、迫擊炮等,要比協約國強得多。為了抵
消飛機數量上的劣勢,德國空軍使用了大範圍的機動戰術,在需要的地方集中使用
他們的飛機。
數量上處於劣勢的德國步兵,以先進的戰術彌補了兵力的不
足。他們發明了塹壕對壘戰中的滲透戰術,以步兵營或者比營稍小的單位,組
成突擊滲透部隊。這些部隊均由一些戰鬥經驗豐富。
年輕力壯的精幹人員參加,按預定計劃,在戰鬥開始前利用協約國防禦部隊的
間隙和薄弱部分,突入到協約國防禦縱深之處;戰鬥打響後,由大部隊向正面之敵
發起攻擊,而滲透部隊則從後面割斷其防禦體系,再夾擊已成孤立據點的前線防禦
陣地。這一戰術說難並不難,說先進也末必有多高明,只不過在訓練有素的德軍官
兵出色的運用下,才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正像當時的照相機、汽車,各個國家都
能生產,而一旦打上「德國製造」的印跡,那就意味著技術上的精益求精和登峰造
極。
德國參謀部於3 月對日發起了代號「米夏埃爾行動」的進攻,旨在打擊協約國
防禦柱石的英軍。在這次戰役中,德國再次使用了毒氣。在第一天的進攻中,滲透
戰術發揮了作用,德軍突破了英軍的第一道防線,迫使英軍退到索姆河一線。同時,
德軍另派出一個師,逕取法國首都巴黎,但由於缺乏足夠的後備力量中途而返。
這次代號為「米夏埃爾行動」的戰役,共進行了8 天,德國突破了協約國防禦
陣地,在英國遠征軍的防線上嵌入了一塊長40英里、寬60英里的突出部,英軍傷亡
16550 人,被俘7 萬人,被繳獲野戰炮1100門,甚至英國陣地上沒有來得及運走的
200 萬瓶威士忌酒,也成了德國人的戰利品。法國軍隊則損失了7.7 萬人。協約國
吸取了這次失敗的教訓,建立了單一的指揮部,對參戰的協約國軍隊實行統一指揮。
在法國總理的提議下,協約國一致同意,4 月14日,法國的福煦將軍被任命為在法
國作戰的所有協約國軍的總司令。
德國依然幻想著早些取得戰爭的勝利,決定不給協約國部隊以喘息之機,隨即
於5 月27日在佛蘭德發動了攻勢。為了減弱敵人的防禦力量,同時決定在另一個叫
做謝曼德達姆的地方,採
取佯攻。此時,協約國已經研究出對付德國人滲透戰術的彈性防禦戰術,即改
變過去那種把主要兵力放在防禦陣地前沿的做法,而是只把約113 的兵力放在防禦
陣地前沿,另外213 放在防禦縱深,一來可以防止被德軍更多地殺傷,二來可以有
利於向被德軍滲透的地方實施快速機動。
但在德軍發起進攻之後,擔負謝曼德達姆地區防禦的法軍指揮官迪歇納,卻機
械地照搬過去步兵教科書上的防禦戰術,把重兵放在前沿,致使德軍的滲透戰術再
一次取得成功。進攻開始不到一個小時,德軍就突破了佈滿守軍屍體的防線,朝法
軍的後方挺進。
按照德國統帥部的原計劃,這裡的進攻只是牽制性進攻,前進到一定距離之後,
在防守空虛的佛蘭德發起主攻。但沒想到擔任樣攻的部隊由於法軍的指揮錯誤而進
展如此順利,魯登道夫立刻隨機應變,更改了原計劃,命令德軍在謝曼德達姆的進
攻由虛轉實,繼續挺進。幾天之後,勢如破竹的德軍又推進到幾年前他們敗走麥城
的地方——離巴黎只有37英里的馬恩河畔。
法軍的清退,使巴黎又一次暴露在德軍的大炮射程之內,這時,潘興將軍率領
的遠征軍奉命前來阻止德軍的前進。美軍的兩個師(相當於4 個英、法軍師)乘火
車火速趕到戰區,與德軍展開激戰。這是美軍的第一次獨立作戰,久經沙場的德國
軍隊被初出茅廬的美國遠征軍擊退,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德軍受到了沉重的心
理打擊,不得不於6 月6 日結束了攻勢。
美軍中表現最出色的要屬第2 師的第4 海軍陸戰旅。在一個名叫貝萊奧森林的
地方,當時守衛這一地區的法國軍隊已經清退,並勸告正開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
兵也同他們一起撤退,但率領這支海軍陸戰隊的美軍指揮官威廉上尉卻頗具美國西
部牛仔風度,他一邊罵著粗話,一邊指揮他的弟兄們奪回已被德國人佔領的防線。
經過3 個星期的苦戰,海軍陸戰隊以重大的傷亡代價終於奪回了這片森林。連
與他們作戰的敵人——德國士兵,都不得不佩服他們這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
神,稱他們是「鷹犬」。在這次戰役中傷亡的美軍第2 師9777人之中,就有5338人
是參加這場戰鬥的海軍陸戰隊戰士,可見戰鬥之慘烈。
為了表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英勇事跡,法國政府命名這座已被打成禿山的森林
為「海軍陸戰隊森林」,現在這片森林又重新長起,並在名義上歸美國政府所有,
成為紀念一戰中在歐洲大陸陣亡美軍將土的一處勝地。
初戰告捷,小試鋒芒,這一切令英法兩軍對美國人刮目相看。為加強對各自為
戰的各師的控制,潘興成立了軍司令部,並命令馬思河突擊部的幾個精銳師統一行
動,準備參加法國最高司令部計劃在7 月中旬發動的反攻。潘興開始意識到,法國
的將領不過如此而已,他擔心他們在法軍中「暫時借用」美軍師的形式會變為永久
性安排。所幸,當7 月18日協約國的埃納——馬恩河反攻開始後,美國遠征軍終於
得以以主力部隊的姿態出現。
在美軍編製內作戰的8 個美軍師發動了多次進攻,將德軍趕回沿埃納河和維斯
爾河一線的防禦陣地。與此同時,重整旗鼓的英國遠征軍也發動了一系列懲罰性進
攻,並一直延續到9 月初。
8 月8 日,處於守勢的德軍開始全線崩潰,人力和財力均感疲乏的德國統帥部,
在國內動員了青少年和年紀較大者加入戰鬥也無濟於事。而協約國一方,包括坦克、
戰鬥機和轟炸機在內的新生力量,正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前線。德軍意識到,不要說
勝利,就是爭取到比較有利於德國的停戰談判也是不可能了。
魯登道夫在其日記中寫道:「這一時期是德軍暗淡的日子。
士氣已經是今非昔比,敵人繳獲了許多對他們來說有無可估量價值的文件。退
卻中的部隊每當遇到一個新近開來投入戰鬥的部隊,就向他們大聲疾呼:搗蛋鬼,
你們在拖延戰爭!軍官們喪失
了左右他們的士兵的能力,聽任自己被推著走。形勢隨著更多的美軍參加進來,
必然會越來越不利。「
處於這種有利的環境,美軍官兵更是意氣風發,越戰越勇。
在突破德軍的防禦工事中,美軍首次使用了爆破筒。爆破筒外型是一根長鐵管,
內裝三硝基甲苯藥,工兵用它未爆破陣地前的蛇腹形鐵絲網。美國步兵還隨身攜帶
了鋼絲甜和鋒利的鋼斧,對付防步兵障礙是最合適不過的。
有了這些器材的幫助,美國士兵如虎添翼,突破德軍防禦陣地的速度大大加快。
美國人這種講求實用和創新的做法,引起了東道主法國人的好奇,數百名法國軍官
參觀了士兵的現場操作之後,都不禁噴噴稱讚。也有不服氣的法國軍官說,美國人
之所以比法國人的速度快,主要是由於美國人的腿長腳大。
美軍還在戰場上使用了一種口徑為12毫米的獵鎗,為了攜帶方便,統統把槍托
鋸短。這種獵鎗的口徑比德國步兵用步槍口徑大一倍,非常適合於短距離內短兵相
接的戰鬥。這種獵鎗過去只是在美國國內用於狩獵。德軍在吃盡苦頭之後,宣稱美
軍使用這種武器違反了《日內瓦公約》,但殺得性起的美國兵哪裡會顧及這一套?
依然是我行我素。
在全線反攻的形勢初見端倪的時候,潘興宣佈美國第1 集團軍即將投入戰鬥,
同時把第1 集團軍所屬的5 個法軍師、15個美軍師集結在埃納——馬恩河戰場西南
的聖米耶爾突出部附近。
潘興不僅打算一舉削掉這個突出部,而且一旦德軍抵抗不力,便對梅斯當面的
德軍主要防禦陣地發動猛攻。
協約國此時卻另有打算,在英國遠征軍勝利的鼓舞下,黑格元帥建議對德軍形
成一個巨大的「壓縮」包圍圈。包圍圈的一翼為英國遠征軍,向東橫掃比利時和法
國北部;另一翼將是美第1 集團軍和法國軍隊,向北穿過默茲河和阿爾貢森林區。
如果協約
國的第一右翼部隊能突破德軍的5 道防線,並殺開血路穿過大約40英里的無人
區,就能切斷色當和梅濟耶爾的德軍主要鐵路供應幹線,迫使德軍沿崎嶇的阿登地
區兩側後撤。由於法國的福煦元帥沒有其他高招,便採納了黑格的建議,並勸說潘
興削減聖米耶爾攻勢的目標。潘興同意重新部署他的部隊,準備在9 月底發動默茲
——阿爾貢攻勢。
這將是美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行動。60萬名美軍和4000門大炮從60英里以外的
地方調往前線。戰線之後儲備了4 萬噸彈藥和同等數量的其他補給品。單單此項調
動就足以證明美軍參謀班子的計劃和後勤管理的技術水平已達到歐洲同行的水平。
在一間四周掛滿透明地圖、炮兵火力計劃和部隊序列表的作戰指揮室裡,潘興
批准在默茲和阿爾貢森林之間發動一場3 個軍(9 個師)規模的進攻。法國部隊將
在森林西部和默茲河東部支援美軍部隊。中路的美軍將作為主力,長驅直人穿過蒙
福孔山插入德軍在羅馬格提和庫內爾的第三道防線。左翼軍將掃蕩森林和埃爾河谷
進抵格朗普埃,這也是德軍第三道防線中的一個主要堡壘,右翼軍將佔領庫內爾和
默茲河之間的地區。這次進攻預計在8 英里寬的地帶展開,突破德軍主要防線。
9 月26日,美軍第1 集團軍發動了美國遠征軍最持久的一場進攻。在3 個小時
密集的彈幕射擊之後,步兵一波又一波衝向第一批指定目標。美軍的這次攻勢一直
持續到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定才停下來。然而這次攻勢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突擊部
隊中僅有4 個師進行了激烈戰鬥,還有4 個師根本沒有與炮兵密切合作。雖然右翼
軍完成了大部分任務,但中路和左翼軍很快就被困在密林和深谷之中,或者在開闊
的丘陵地帶受到機關鎗和密集炮火的猛烈射擊。經過兩天的艱苦進攻,美軍未能攻
到德軍防禦的主陣地。雙方在原地又苦戰了兩天,形勢仍未改觀。與此同時,德軍
將6 個增援師緊急調到格朗普埃——羅馬格涅——庫內爾防
線。
10月三日,潘興承認原計劃失敗,並動用了美軍預備隊。
他下定決心,既不能喪失美軍的獨立性,也不能放棄美國遠征軍艱苦作戰贏得
的左右戰爭進程的影響力,因此,在10月份,他又發動了一系列的進攻。
新的攻勢於10月升日開始,由於播興派出了幾個最有戰鬥經驗的師,戰鬥旗開
得勝。德軍的增援部隊也同樣是身經百戰的勁旅。兩軍短兵相接,奮力拼殺。由於
美軍擁有占壓倒優勢的炮兵的支援,陣地一個個被攻破,德軍的主要堡壘崩潰了。
在東線和西線,其他美軍配合齊頭並進的法國軍隊,向勃朗峰和默茲河東部高
地等堅固支撐點推進。美軍通過幾次事先不做炮火準備的夜間突襲,突破了德軍防
線。
由亨特。利格特中將接管的美國第1 集團軍殺開一條血路,突破了克裡姆比爾
迪斯泰隆防線。從11月1 日起直到停戰前的一系列進攻中,這支部隊連戰連捷。在
默茲——阿爾貢戰役開始階段,潘興便派遣由羅伯特。布拉德中將率領的美軍第2
集團軍,在靠近梅斯的地區開闢了另一個戰場。
11月6 日,美國第1 集團軍抵達了色當附近俯視默茲河的高地,對德國的鐵路
線進行了炮擊。第1 集團軍的幾個師在色當東面強渡了默茲河。與此同時,第 2集
團軍在 11月 10 目一11日也取得了有限的進展。在部署於美軍第l 、2 集團軍
陣地之間的幾個法國師的配合下,潘興的集團軍群攻破了色當和梅斯之間的整個德
軍陣地。
同時,英國遠征軍給了北路德國集團軍群以沉重打擊,迫使德軍退向萊茵河。
在同一時間裡,軸心國在意大利、巴爾干和巴勒斯坦的薄弱防線也都土崩瓦解了。
德國政府面對全球範圍的慘敗和奧地利、土耳其的倒戈背盟,不得不接受了停戰條
件。
11月9 日,興登堡正式會見德是威廉,告訴他,德國軍隊
已沒有力量保護他,並勸告德皇退位,前往荷蘭避難。德皇威廉接受了勸告,
在48小時內宣佈了退位,代之以一個共和國行使國家權力。1918年11月11日,法國
時間清晨5 時,停戰協定簽字,11時,響起各國的第一批禮炮,鳴響101 發,宣佈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後,德國人頑固地認為,打敗他們的是國內的反戰革命運動和前線的英國。
協約國將領們也把自己在1918年大批美國遠征軍到達前線時那種如釋重負般的感覺
忘得一乾二淨,反而極力貶低美國對於最後勝利所作出的貢獻。這些看法均過於偏
頗,有失公允。可美國人要想誇大自己對勝利的貢獻,當面臨以下事實時,大概也
不會那麼自吹自擂:在戰爭中,美軍只陣亡11.2萬多人,而俄軍則陣亡170 萬人,
法軍陣亡138 萬人,英軍陣亡90萬人。雖然美軍參戰的確是晚了些,但他們來得也
許正是時候。
因此,一個公正的說法應該是,在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人類浩劫的過程中,
美國人做出了他們應有的貢獻。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